返回第三章 云踪旧忆(第1/2页)  月饮千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玚儿,明天就要离开临淄城了,去即墨的路上要听叔叔的话,那里不像在临淄的家中,要什么就有什么,家里总有人宠着你,到了那里,可不许任性。”

    “好了好了,玚儿也该去睡了,明起还要赶路呢。”姜懿结束了妻子对儿子的叮嘱,和妻子走出了儿子的房间。

    父母走了没多久,姜玚就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听到父亲说道:“玚儿大了,你总不能还像他小的时候那样惯他。”

    姜母辩白道:“玚儿今日才满六周岁,如何便是大了,可况且他从小在都城临淄长大,怎受的起即墨的风寒。”

    “月儿,你我自小同食青梅,共骑竹马,你怎会不知道这是姜家的规矩,姜家的孩子到了六岁就都要由族中长辈带到即墨练武,我当年不也是一样吗?”姜懿停住脚步,看着自己的妻子说道,脸上些许茫然,是他对于母亲这个身份的缺乏理解。

    “你是你,玚儿是玚儿,哎,那不是二弟么。”姜懿的妻子卜月正说着,便看到了还在前边小院里散步的姜棣。

    姜懿点点头,没有直接出声干扰神游化外的弟弟,此刻偏院里杨柳依依,飘飘枝条柔柔地随风和月拂在姜棣衣衫之上,而他只是手背身后,眼睛无神地望向西边的方向。

    那是秦国的方向。

    待一片乌云不谙风情地遮住了明月,姜棣这才回了神,看到了不远处仅仅看着自己的亲人。

    “大哥,大嫂。”姜棣迎上前去。

    “二弟,明日还要带玚儿去即墨,你早点休息吧。”姜懿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这拍肩的动作不单单是关切,卜月也能看出一分歉意。

    只是姜棣故意忽略了这番歉意,他还有其他要在乎的事情。

    “哥,有一件事情,姜棣走了之后,必须密切注意。”姜棣轻声道。

    姜懿一拂袖,微怒道:”齐公是否“

    “不,齐公尚未发现我们的身份,关键是近来各国都渐渐涌出九龙玉工环就在齐国的传言,这一点要小心。”姜棣摇了摇头,喃喃道,“我们姜家的命数难度啊。”

    姜懿道:“如果是放下过去,我们这个家族也许会平稳得多。”

    姜棣叹了口气,不愿再说,便拱了拱手,说道:“哥哥,嫂子,姜棣先去歇息了。”转过身,走向偏院。

    “棣叔叔?”姜玚困惑地看着天未亮就将他叫起来的叔叔,从临淄到即墨,几天下来的赶路让仅仅六岁的姜玚十分疲倦。

    “玚儿,既然到了这里,我们就应该以师徒相称,自今日起,你只可以叫我师父,而我叫你为关蘥,听明白了吗?”姜棣说完,看了看睡眼朦胧的小侄子,自言道,“玚儿还是个孩子。”

    姜棣站起身,现在房间门口,对姜玚招了招手,唤道:“关蘥,跟师父去看个东西。”

    姜玚揉了揉眼睛,便跟着师父进了内室,房间并不大,没点上火烛,在黎明的晨光中格外昏暗,明明是六月的天,可姜棣一进屋中就打了个冷战,“师师父”姜玚关心地问,“师父是不是病了?”

    但是姜棣仿佛没听见姜玚的话,却十分疑惑地转过头,问道:“关蘥,你不觉得很冷吗?”

    姜玚笑道:“现在是六月啊,从家里到即墨,倒是渐行渐觉寒冷,但是进来这间屋子,也并没感觉格外寒冷啊。”

    姜棣看着带着笑容的小侄儿,心里想起当年自己进这屋里的情形,那个时候才六岁的自己连这屋子都还未进就已觉寒冷难当,就算二十多年后的现在,对修炼本家灵法已有小成的他也依然感觉寒冷无比,可是为什么玚儿唉,玚儿天生不畏冷寒,可也不一定能拿起它。

    姜棣走进屋子的深处,姜玚跟了上去,走不多远,就看见了一只大盒子镶在里屋的墙上,姜棣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