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初战告捷 一(第1/3页)  五代小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去春来,谁的血染红沙场

    刀起剑落,谁家的儿郎再返不得故乡?

    三月打春,北方冻体寒冷之气渐已退散,而如冰刃插在心间的那股寒意,却愈见浓郁。

    这雁门一关本是历朝历代,所必争御外敌之天险屏障,而今藩镇割据,各自屯兵为王,皆不愿分兵于北,才使得这天朝大国,对付一个番邦小国,显得那样孤立无援,声势薄弱。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一首古从军行,慨叹心中万千思绪

    李颀当年作此诗的本意是想暗讽盛唐君王好大喜功,而到了薛韧这里,更像是对晚唐将士们手中有剑,却只得自相残杀,无法保我中原的愁绪万千。

    打开家书,一目十行,得知爱妻腹中胎儿仍无降世征兆,圣驾仍被软禁于洛阳,梁王朱温在夷宰相崔胤九族之后,接连排除朝中异己,各藩镇对此无有动作,皆静观其变。

    薛韧合上家书,双目紧闭,长声愁叹,握有家书之手缓缓攥起,青筋暴跳,身躯痉挛。

    门外传来熙攘之声,似有少许争执,待薛韧再睁眼后,数个身影已夺门而入。

    薛韧抬眼,入门者均是当初于长安大明宫内,共领圣旨率兵北讨的大将军士。

    薛韧深吸吐气,正襟危坐,看着前方数人,眉头紧蹙,却不言语。

    众将士面面相觑,最后目光落在前方中央,怒发冲冠双目圆睁的武将身上,此人双臂足有常人腰身粗细,面相粗野脸带伤疤,加之此时气势,常人绝不敢与之相视。

    “薛将军,吕将军他…”一旁一人上前一步似要解释,薛韧单手一扬,示其收声,盯着其口中所指的吕将军,待其亲言。

    “薛老弟,”这位吕将军上前一步,双手一拱道,“这里没有外人,我吕某就直说了!”

    军中自有规矩,薛韧此番北上被昭宗任命为大将军,这一句薛老弟出口,已是犯了军纪,一旁之人面面相觑,见薛韧没有动怒之意,便也都收声不言。

    见薛韧不做声,这位吕将军接着道,“我等来此雁门已三月有余,这契丹狗贼屯兵六十余里却未曾有何总攻之意,只是偶尔的夜袭与小股作战,而昭宗已被朱温那厮逼迫至洛阳三月之久危在旦夕,若是我等不早日班师回朝,怕是昭宗随时会身首异处啊!”

    见薛韧仍不做声,吕将军心生恼怒,一旁有位身穿青衣,模样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微微皱眉道,“吕将军的意思是,弃守雁门关?”

    “当然不是,雁门关故然要守,但皇上更要保,就契丹贼人这么个攻法,便是只留你薛家军便可镇守,待我等回去救出昭宗,反正也都已经迁都了,这次我们干脆护送昭宗去太原李克用之地,这样一来,他梁王纵是有谋害之心,也绝无谋害之力了。”

    “哼!吕将军这是何意!?”刚刚那位青衣男子微怒道,“我薛家军自会誓死保此雁门,但你这般说话,莫不是想涣散军心不成!?”

    “混账!”吕将军怒喝一声双眼圆瞪,似是要渗出血来,“好你个薛青,竟敢这般污蔑我!”

    被称作薛青的青衣男子转过头去道,“哼,如今敌方数量众多,军士心中本已有压力,你若再分兵撤离,士气必定涣散,难道你这不是想陷我军于绝境?”

    “黄口小子,你懂个屁!你只是个教头,老子打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呢,这仗怎么能这么打……”吕将军大发雷霆之际,身后伸出一只手按在其肩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