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首都计划和李京的怪举动(第1/3页)  诡异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色终于大亮。

    接近早上七点多钟的时候,赵队找来的植物专家和法医,前后脚分别赶到现场。

    一夜没睡,我和李京多多少少带着些倦容,但是稍后。当那位姓齐的植物专家,匆匆到达现场后,所说的第一句话,彻底让我们将所有的疲倦,一扫而空

    “这树应该是建国前种的。”齐教授年龄大概在60岁上下。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戴着一副黑边框的眼镜。“不过要想知道具体的树龄,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我只是根据我的记忆,想起这一带的树木,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齐教授一边说话,一边背着手。来回踱步,黑眼镜框在树干上不停打量。

    然而我却有些怀疑的道,“就算您是植物方面的专家,但您能记住南京每一个区域的树龄”

    齐教授十分不悦的看了我一眼,道,“老朽当然不可能记住南京每一棵树的历史,不过这里的树,是有来头的”

    “请齐老指教”赵队为了缓和气氛,赶紧插了一句。

    我正琢磨这齐教授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让赵队态度这么恭敬。

    李京则仍旧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偶尔会看看手机,应该是在等冯天松的消息吧。但冯天松几个小时了,一直没有打来电话,多少让我有些担心起来。

    “实际上南京很多地方都种有梧桐树,始于1920年。主要的原因是孙中山先生。发表了建国方略。”

    接下来,齐教授开始讲起了一段建国前的小插曲。我心中挂念冯天松的安慰,没什么心思细听。

    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听到齐教授在说,“孙终生先生盛赞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他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孙中山先生的宏愿,正是六朝古都20世纪民国范儿的历史源头。尔后,1919年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首都大计划陆续出炉,至1929年首都计划定稿,“民国首都南京城”的宏愿,终于变成了设计图纸。”

    “哦首都计划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虽然我和李京听得很无聊,但赵队似乎听得津津有味,不断追问。

    齐教授如数家珍道,“简单点说,首都计划对于包括园林绿化、城市建筑等多种元素在内的总体城市风格,孙先生一心想把南京打造成一个超越当时伦敦、巴黎、华盛顿等城市的超级家园,实际上如果按照首都计划的标准来实施,相当于公园和林荫道占全城面积的40,且平均每个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米的林园绿地,其中林园的主力军,就是从法国引进的梧桐树”

    说到这里,齐教授非常自豪的道,“而当时参与首都计划的重要设计师,就是我的爷爷,我家里面还有他当时设计园林的手稿,所以老朽很清楚的知道,那些梧桐树当时都在什么地带分布。而且从这里的梧桐树高度和粗度来判断,没有个六、七十年,是根本不可能长出来这么高大的。”

    原来如此绕了半天这家伙只是想渲染一下自己的家世庄每女才。

    然而,随之而来的重大问题来了如果这些梧桐树是在1920年左右栽植的,那么树里面的这些尸体,又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赵队显然也有这样的疑问,不过这个问题光是一个齐教授,还无法回答。

    因此稍后,等法医也赶来了之后,和齐教授两人同时碰在一起商议了整整两个多小时,他们才有一个还算认同的结论。

    根据法医的推测,这些尸体死亡的年限应该也在五、六十年前左右,而且从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更是能推测出这些干尸应该生活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左右。

    之所以能这么肯定,是因为如果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