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1/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织多达4000余人历时10年才完成的一部类书。在这部类书中,共收录图书3503种79337卷,约有9.97亿字,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而在每部内又再分类别和细目,所涉及内容极为广泛,这对整理和保存古代文献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经史子集”体例,也并不是纪晓岚等人始创,而是早在晋朝时就由荀创设了。经,指的是儒家经典;史,指的是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的是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而集,则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这一分类,至今仍是从事版本目录学研究者遵行不悖的准则,更是学者检索与查阅史料的最佳路径。

    按照《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体例,王国维自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9月接手编撰《密韵楼藏书志》后,先是利用半年时间就将密韵楼藏书中的179部经部书籍编录完成,随后又以七个月的时间将近700部史部书籍编录完毕,接着再以半年时间完成了近600部子部书籍的编录。到了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11月,就在王国维即将完成集部书籍编录时,他“奉旨”进京就任南书房行走,遂将未完成的集部书目携带进京编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7月,王国维终于完成了《密韵楼藏书志》的编撰工作,并将书稿当面jiāo给了当时正在北京的密韵楼主人蒋汝藻。历时四年多才竣工的《密韵楼藏书志》编撰工程,共收录宋元明清善本古籍2700部58768卷,其中宋版古籍189部、元版古籍128部、明版古籍1668部、抄本831部、手稿本84部,堪称历代私家藏书志中的鸿篇巨制。这样一项在中国版本目录学史上的巨大工程,王国维毕一人之力仅仅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全部告竣,实在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事。

    在这部藏书志中,王国维虽然按照《四库全书》那种经史子集的传统体例进行编撰,但在编撰过程中并非没有侧重点,而是根据密韵楼藏书的特点,以元明时代为限,以史子部类为界,对明朝以前的经史两部古籍重在版本源流的研究,撰写有篇幅相对较长的内容提要,而对于此后的子集两部古籍则偏重于书目的补订,这恰恰体现了《密韵楼藏书志》的两大特点,即版本研究和目录补订。另外,在《密韵楼藏书志》中,王国维还收录了483则明清两朝诸多著名学者的相关题跋,以及参考和补订了自宋朝以来42种官私书目等内容,这又是该书志的与众不同处。

    面对这样一部体例合理、编撰精深的书志,密韵楼主人蒋汝藻十分满意,遂打算继续邀请王国维编撰“续志”。不过,随后蒋汝藻这位大藏书家却在商业竞争中濒临破产,几经挣扎后仍不见起色,只好以密韵楼所藏善本古籍包括那部宋版刻本的《草窗韵语》向兴业银行抵押,以望通过输入资金扭转当前的商业困境。不料,困境非但没能扭转,抵押期限却已逼近,蒋汝藻因为已经没有能力赎回这些善本古籍,遂由商务印书馆和北平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出资赎取,从而使这些善本古籍不再属于密韵楼主人蒋汝藻而另属新主。

    盛名一时的密韵楼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因为编撰书志却使王国维与蒋汝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王国维那20卷本的皇皇巨作《观堂集林》,最初就是由蒋汝藻出资、以密韵楼的名义印行面世的。当然,王国维在编撰《密韵楼藏书志》的过程中,得以饱览其中诸多善本珍籍甚至是世间孤本,这使王国维的学识更加深厚而广博。特别是学问严谨的王国维,因为为其中大多书籍都撰写了序跋或提要,这至少说明他是要通读这些书籍的,否则何以撰写出至今看来依然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序跋呢?关于王国维编撰《密韵楼藏书志》,完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单独写一部《王国维的读书生涯》的书,想来读者一定不会少于这部《王国维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