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1/4页)  共和国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发,最后终于以解放军的pào火占压倒优势而结束。这次pào战,实际上成为金门地区最后一次真正的pào战。pào击结束后,1月9日中央军委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今后单日不一定都打pào。”此后单日的pào击也只转入零pàoshè击,对金门guó mín dǎng军彻底实行不封不锁,让其悠然固守的方针。自8月23日开始的为时四个月多的pào击金门,到此正式结束。

    [取材自叶飞《pào击金门追忆》(香港《文汇报》1992年5月22日);徐焰《金门之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版)等]

    共和国之战--第六部 中印之战追秘

    第六部 中印之战追秘

    (1)祈求和平,周恩来冒险访印。

    1960年4月1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yīn云密布,细雨霏霏。弥漫升腾的水汽犹如浓厚的暮蔼,笼罩着整座城市。国际机场上的各色信号灯,也失去了往日的绚丽光彩,远远望去,好似一篷篷朦陇的光晕。

    印度总理兼外jiāo部长尼赫鲁,站在贵宾厅宽大的落地窗前,久久地凝视着窗外的停机坪。

    他身着长袍,棕色的脸庞上嵌着一对黑亮而灵变的眸子,微微翕动的嘴唇不知在自语些什么。

    他步伐稳健,精神矍铄,除了那一头华发和唇间黑白相杂的胡须,任谁也不会相信,他已经是71岁的高龄了。

    “这位老人推动了世界。”

    印度人这么说,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领导人都这样评价过他。

    尼赫鲁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印度的独立解放事业,先后5次被捕入狱。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人的组织才能,他和圣雄甘地一道,将印度各党派、各阶层、各种宗教信仰的民族团结到一起,终于赢得了印度的独立。随后,他又创立了不结盟运动,在美、苏两个对峙集团的夹缝中,开拓出了广阔的天地。

    1955年的万隆会议,达到了他人生辉煌的顶点。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一道,极力倡导并通过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亦成为未经选举的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此刻,他的心境却如这yīn雨的天气,晦暗、沉郁。

    他在等候一位贵宾,一个老朋友。

    这入就是5年前在万隆会议上,曾和他并肩站立,高举紧握的两手,向世界呼唤和平的周恩来。

    尼赫鲁的心情是痛苦的,他感到左右为难。

    两国间的边界纠纷,已经持续了10年。他的神经也为此震颤了10年。

    “每一个新生政权的最初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就是紧紧保住遗留给他的那份领土。凡是殖民国家曾经统治过的地方,新兴的国家就一定要统治。”

    最初,他看到英国史学家贡纳尔·米达尔这段后时,曾经加以讥笑。没有想到,现在自己也品尝到了此中的苦辣滋味。50年代初期,他曾想把边界争端暂时搁置起来,全身心地致力于同中国的友好,他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奔走,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而呐喊。他认为同中国友好是印度外jiāo政策的基石,只要印、中两国联手,就能控制整个亚洲及至影响世界。当然,他也期望在“友爱”的热流中中国能够在边界争端中给他一个面子,做一些让步。

    然而,朗久、空喀山事件的qiāng声,以及遗留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几十具中国和印度士兵的尸体,把他从一厢情愿的述梦中惊醒了。他这才懂得:“边界竟是国家间最最敏感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双方版图的消长、民众的情绪,而且触及到一个国家的要害——威信和尊严。

    外jiāo部一位官员匆匆走到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