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中国雄师:一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

    马占鳌“穿衣”(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本庄寺内做开学阿訇。他常把自己在西安听到和看到的一些事对教民们说,渐渐让本地教民有了反抗暴政的意识。

    马占鳌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个有钱的叔叔。他对叔叔在乡间放高利贷非常不满,常劝叔叔放弃债权。他叔叔利yù熏心,哪里肯听其侄儿的话。马占鳌便教借债的穷人抗债不还。他还大造声势,到处宣扬要替呼拉(安拉)行事,杀掉他叔叔。他叔叔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又害怕其侄儿真的要杀他,只得依了马占鳌。这样一来,马占鳌赢得了广大教民的信任。

    马占鳌的势力正扩大之时,在相隔几十里的河州东乡有一批回民为反抗清廷统治起事了。他们连续两天攻打河州城,但未能把由清军守卫的河州城攻下来。听到东乡那边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喊杀声,西乡人也按捺不住,有些青年在暗暗地磨刀擦qiāng,想同东乡回民一起攻克河州城。

    河州位于甘肃西南一隅,北面是黄河天险,东南由洮河围绕,西南层峦叠蟑,有明代修筑的关隘暗门二十四道,直通甘南藏区和青海循化。历代官府统治者非常重视这样的险要地带,自汉以来,凡中原君王必在河州设州建郡,把河州作为西陲重镇,派精兵把守。

    在西乡的大阿訇马占鳌权衡再三,率领四乡回民攻下了河州城,举起反清旗帜。但后来他又率部投归清军,反过来镇压回民义军,马家军由此而兴。最早起事河州的三个马姓头领马占鳌、马海晏和马千龄自然成了马家军的第一代人物。

    第二代马家军是指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马海晏之子马麒、马麟,以及马千龄之子马福禄、马福祥。他们承接父职,结党占城,是恶贯满盈的军阀头目。民国初,马麒任西安镇总兵,号称宁海军,在青海独霸一方。马麒死后,先由其弟马麟接任,后又由马步芳取而代之。马福祥占宁夏为王,后由其子马鸿逵做了宁夏王。马步芳、马鸿逵算是马家军的第三代人物,他们最为凶残,为害最为严重。

    在马家军第三代人物中,马步芳算是最能干最出色的一个。他生于1903年,9岁随父马麒到西宁,曾在东关清真大寺当“满拉”(学习经文的小学生),经名叫“呼赛尼”。后看到兄长马步青任宁海军马队管带(营长),出入前呼后拥,声势显赫,与自己在清真寺的清苦生活成了鲜明对照,遂不安心学经,一再请求马麒为其安排军职。马麒在他的宁海巡防军第一营安置了一个帮办的小头目位子,协助其兄马步青做事。

    马步芳进了军营,可谓如鱼得水。他在军营中参加了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也参与了血腥屠杀,在长期的征战和搏杀中学会了带兵打仗,也学会了如何镇压反抗的民众。中原大战前后,他和其父一面暗中活动,加强自身力量,一面积极搜集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双方的情报,伺机应变。jiāo战初期,谁胜谁败难以预定,西北又尚在国民军控制之下,马麒父子仍表示拥冯倒蒋,派马步芳率骑兵一旅随冯军进军陕西。然而,背地里却派人同蒋介石联系。1930年9月,冯、阎反蒋失败,马麒父子立即拥蒋反冯。蒋介石考虑到西北鞭长莫及,一时无力顾及,决定利用“青马”,承认了他们在青海的统治地位。

    马麒死后不久,马步芳又把亲叔叔马麟赶下了台,自己当起了青海省的至高无上的土皇帝。他手段dú辣,生活奢侈,凶残无度。他多次血腥镇压藏民部落,烧杀jiānyín,无恶不作。

    马鸿逵生于1892年,rǔ名三元。小时候,马鸿逵不爱学习,在西宁当镇宁使的父亲马福祥曾经用绳子系了一个木墩子,拴在马鸿逵的脚上,强迫他读书,可是这位大少爷还是有本事跑出去闲逛。

    1909年,马鸿逵赴兰州考入陆军小学堂,对军训体cāo及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