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天柱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跑到大厅之中,爹爹和大师兄正在说话,萧无迹跪坐在上座的蒲团上,面朝东,面前一小小的案几,上面摆了刀笔,竹卷。时值东汉末年,造纸术刚刚兴起,用的人并不多,又因其易损,大多数书卷还是竹子编的,用刀笔刻书,再用毛笔写上墨。这样写或抄一卷书,经常要花一个月之久,而那书,自然也能保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除了绑书的麻绳需要更换,别的,倒也简单,做好防虫就够了。

    ☆、山中竹夭槐落,水上船动萍开(2)

    弦清北向侍,面前的案几上,什么也没有,“师父,您此次去洛阳,大可放心,门内之事,全部由弟子cāo办。”

    萧无迹道:“也好,那孩子淘,为师不在山上,便也只听你的了。”

    “哈,我也要去!”萧艾跑了进去……将掌门萧无迹和弦清吵闹个措手不及。

    弦清转头看了他,“艾儿!”

    “……你留在山上……”萧无迹冷冷一言,在儿子面前,他是从不温言的,从来都只怕自己不会照顾小孩,那没母亲的孩子如被自己惯坏,便太可惜了。

    “我不,我长五岁了,还从来没有下过山,我就要去!”萧艾不依不饶,他虽然最矮,此时另两人都跪坐着,自是他最高了……气势汹汹,倒也说的在行在理。

    一番死缠烂打过后,掌门和弦清投降。

    *

    其他几位师伯师叔送他们下山的时候,眼里还有些担心,萧无迹却是豪爽得紧,“没事的,过个十天半月就会回来。”

    山路自然难走,有些地方有青石阶,而青石阶打滑,没有青石阶的地方,却更是不好走。萧艾翻了几个跟头,腿走得酸了,想让爹爹背,而萧无迹却如局外人,不闻不问,“你若跟不上,就上山回去。”可怜一个五岁的小孩,跟着三十几岁的父亲,连爬带跑的紧紧随着。

    在山下咸安镇雇了条捕鱼的小舟,走水路,先到长江,到时是否转大船,再做决定。

    *

    小舟在水中穿梭,浮萍渐行渐开。江上水鸟,江边鸳鸯,一派安宁祥和之景。萧艾伸手玩着水中浮萍,自得其乐。

    水气氤氲中,不远处,有个独舟垂钓的老者,一身灰衣,沧桑中带了几分了却尘世之感。

    “船家,那钓鱼的老伯只怕是修道之人,过去看看罢……”萧无迹吩咐了声,脸上颇有钦佩之色。

    迷雾渐开,水声潺潺,就在这氤氲的水雾中,他们的小船,渐渐驶向另一群人的世界……

    船行靠近,才发现,那老伯的小舟之中,竟没有船桨,那么除了以气御船,还有什么法子呢?……萧无迹看得呆了,世外高人,今日能得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萧无迹拱手作揖,算是行礼,那老者静静地垂钓,似乎没有看到他们……

    萧无迹兀自看了一会儿,又拱手,深深作揖,转身,抬手示意船家行船,不愿扰了那老伯的清静。

    而那老伯冷冷叹口气,“山中竹夭槐落……”

    萧无迹一愣,不知他想说明何意,而在一旁玩浮萍的萧艾随口应了声:“水上船动萍开……”

    老伯微微转过头来,仰天长笑,“小朋友有几分才学,只是这上联的意思,你可明白?”

    萧艾歪了歪头,“我不懂……”

    老伯笑道,“当归……老头子采到当归咯……”说完,没有收钓竿,那船,稳稳地,向远处驶去……

    过了江,便是中原了。中原也算是太平了几年,北方的百姓全赖丞相除了袁绍,过了这几年,也算是乱世之中的百废俱兴。江南虽然稍微乱点,有孙伯符和刘荆州镇守的地方,也是蒸蒸日上。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

    洛阳,虚情谷。在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