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人才标准(第1/2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邓芝却不和郭攸之纠结在自己的话是否前后矛盾这个问题上,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驳他:“郭大人此言大谬,只重才而不重德,那是当年曹孟德的套路。当年曹孟德曾发布招贤令,广招天下有才之人,不管对方德行如何只要有才都能得到他的重用。

    最后结果如何现今魏国朝堂上乌烟瘴气的,几致灭国,这难道不是当年曹孟德胡乱招募人才埋下的隐祸吗

    陛下,照微臣看来,一个人的德行远比才能重要,学识才能都是可以慢慢学的,但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的禀性是很难改的。所以,微臣认为,陛下录用人才,应首重德行。”邓芝对这郭攸之说了一轮,又对刘厚拱拱手说一轮。

    他这一番话引来不少人的认同,这也是儒家对于人才的基本论调,中国千百年来选拔人才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准来选的。起初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是通过“举孝廉”,即地方官推荐辖地中的孝子廉吏。“孝”和“廉”就是一种道德标准。

    想当官,就要具备这样的道德水平。但是评判这种道德水平的方法,往往是地方官一言而决,可想而知这样的选拔~出的道德人才有多少水分,从中又可能滋生多少。

    后来的皇朝采用科举的方式选拔人才,这种通过考试的选材形式本来是很先进的,领先于世界上千年,甚至到了后世都还在通过各种考试来选拔人才。可是,问题出在考试的内容上,科举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四书五经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

    可想而知,这样选拔~出来的所谓“人才”多数不通时务,他们说话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是让他们干点实事,就只能干瞪眼了。当然,世事无绝对,凡事要以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也不是所有科举考试选出来的官员都是庸才。历朝历代还是出现过很多名臣的,这些名臣毫无疑问绝大多数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

    问题是,通过科举这种考儒家道德经典的方法选出来的,也不全是清正廉明的官员。甚至可以说,有很多都是贪官、坏官。这再次证明了,想通过笔试和面试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行不通的。

    刘厚对邓芝的言论还真有点不以为然,人都有私心,去哪里找那么多道德完人。如果一味要求人们做君子,最后一定会制造出很多伪君子。

    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君子还是伪君子往往很难分辨,因为伪君子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技能,那就是会隐藏自己的真面目。这个曹休就是一个典型,如果不是面临生命的威胁,可能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位铮铮铁汉,可是真要砍他头时,他马上就露出了真面目。

    有句话说得对,不到最后一刻,你往往不知道你自己怎么选择。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更何况别人了。

    这也就是说,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忠贞之士其实很难,总不能一个个将他们逼到生死抉择的地步,来试探他们的道德水平吧。

    所以,刘厚觉得靠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来选择人才是行不通的。由于道德很难有效地测试,所以以道德为标准选材,很容易选出隐藏在其中的伪君子。更何况,如果这些伪君子有才能那也就罢了,如果是既没才又没德,那就真的杯具了。

    当然,也不是说道德不重要,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没有,那么他的能力越大,破坏力就越大。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刘厚对人才的定义是:要有才能,能处理好具体事务,解决实际困难。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要求是道德完人。

    至于怎么防止这些道德并不完美的官员做坏事,那就要靠用制度去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没有做坏事的机会,使他们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做坏事必被捉,必被重惩。刘厚认为这远比选拔所谓的“道德完人”出来做官靠谱得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