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梦碎大山(第1/3页)  底色沉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终于毕业了,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张兴强兴冲冲地来到安顺的011基地,那是贵航集团的前身,是整个航工工业部在贵州的总部。下辖几十家企业,属于最早的贵州的三大主要国企之一。

    由于当初离校时,张兴强的名字在学籍上是张兴祥,学校根据他的身份证作了调整。但是耽误了几天才把他的资料寄往011基地。因此,他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去安顺等分配的同校毕业生。

    在安顺等待的日子,张兴强无意间遇到了一位校友,他已经忘了对方名字,可对方立马喊出他的名字。反正没事,他和那位校友一起去了位于蔡家官的安吉铸造厂。又碰巧遇见了人事科长,科长劝说他也去他们那里报道。可张兴强已经知道自己被分到了修文的418,那里离贵阳进,自然也离遵义比安顺近得多,于是婉言拒绝了。

    离开了蔡家官,张兴强在安顺逛了一圈,从西门步行到火车站,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当时的安顺,几乎就一条主干道,火车站到西门几乎是最长的一段路,然后有条老街,的故居兼纪念馆也在街上。那天走累了,张兴强猛然看见一处老房子竟然挂着招待所的名字,于是好气地打算入住一晚。起先没觉得什么,反倒觉得那里有种古朴的意味。只是当天夜里,他辗转难眠,一阵阵烟熏得味道,让他有种想吐的冲动,而且房间之间的隔板,竟然用的只是竹席,然后敷上报纸。四周的声响,更是让他感到难堪,失眠也越是厉害,知道清晨三点左右,他才在迷迷糊糊中浅浅睡去,早上六点,又被隔壁某间房的响动惊醒,然后也只得起床,离开了难忘的民房一宿。

    当他再次去基地的人事处了解时,对方通知他的档案已到,同时告知他,再等两天,418有车来基地办事,他可以搭顺风车去那报道。于是张兴强又在安顺住了下来,当然再也没去老房子改造的招待所,而是住在新建的私人旅馆。

    当时,张兴强并不知道安顺有好几处著名的旅游胜地,所以只好百无聊赖地在城里瞎转。不过即使他知道,也没有财力去享受,想当初,几位老乡约他一起去庐山,他都因为囊中羞涩而放弃。

    再说,来自农村的孩子,真心对于所谓的旅游胜地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还记得毕业前一年,张兴强放假后,特意去了一趟烟台,去看望刘梅。当时两人一起去了蓬莱,也许在热恋中,张兴强除了觉得那里人满为患,真的没有什么风景。也就是几座炮台,一座寺庙,忙碌的商家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是最大的看点。可这道风景,在中国任何地方几乎都能欣赏,何必劳民伤财跑那么远?当然,蓬莱可以看海,可烟台就在海边,虽然张兴强是在那第一次见海,也没想象中的那样激动。仅仅是发现海风很潮,海水又咸又苦,仿佛泪水或汗水的味道。海民深黑的肤色,和充满血丝的双眼,足以证明大海并不可爱。倒是他和刘梅在傍晚的海边坐了一阵,在那一刻,倒是有种面向大海,很想投入它的怀抱的冲动。习习的海风吹得令人清爽,也觉得渺小,心里阵阵发毛。

    两天后,418办事的车和人来了,张兴强早早地等在基地。下午两三点,一辆中巴车载着418的几位领导,还有张兴强,朝贵阳赶去。开车的师傅姓杨,开车的速度绝对可以用稳妥来定义,当时没有高速路,安顺到贵阳也就百来公里,杨师傅开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贵阳,期间除去在平坝吃饭耽误的一个小时。贵阳离扎佐六十公里不到,车又开了两个多小时。也就是说,那辆车从安顺到一百五十多公里之外的418,整整花了七个小时才到。隐隐中,张兴强对于自己将去的地方有些失望。但是,当车上聊天时,管人事的徐科长告诉他,张兴强的校友彭文华和王玉友也在那时,倒也暗暗有些期待,毕竟那两位都是当初乐队的成员。彭文华吹双簧管,王玉友吹长笛,也是他介绍张兴强进了乐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