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饭票管够(第1/2页)  底色沉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寝室里,属于张兴强的抽屉从来不锁,里面静静躺着一堆饭票。但凡新生楼认识他的,只要没有了,都会时不时去拿一两张,有时老生们也会来占点小便宜。张兴强倒是无所谓,反正他自己也用不完。

    只有师范部的学生,每个月可以免费领取男生32斤,女生25斤饭票,那算作师范生唯一的福利,至于其他系的,需要花钱去买。

    英语专业的学生,两人一组,共用一台卡式录音机。但那些录音机也不知用了几个朝代,是不是会出些问题。张兴强成了全班的维修主办,自然不是他亲自动手,他把任务交给电子系c物理系等和电子相关的学长。有时一根烟,有时一句话,那些学长也没拒绝,按时按成了任务。女生们为了感激张兴强的辛劳,几乎都为他储存着饭票,每个月发了新饭票后,张兴强去女寝送还机子时,女生们都把积攒的饭票给了他。加上他自己的,每个月有150斤左右的饭票

    供他使用。要是他有些商业头脑,降价出售的话,还可以小赚一笔。遗憾的是,他虽然经常缺钱用,而且家里的汇款照样晚点,他也依旧需要四处告贷周转,才能聊以度日。

    虽然一个月120的费用真的不多,但对于一个贫寒之家,张兴强花着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心里真有些不忍。那可是家里实在无法了,卖口粮c贱卖父亲花了大力气和决心才盛夏的上好木材换来的分分厘厘。当他听说一位来自陕西的女生,两个月花了1200,他着实羡慕了很久。

    在穷人家孩子眼里,除了温饱,其它都是奢侈。

    张兴强尽管抽烟,但从不乱花钱,也没有那条件铺张。抽着八毛一包的赣烟,张兴强已经非常知足。

    食堂的菜,与吃惯了的西南风味出入太大,尤其是辣子太少,而且往往是青辣子,不像他喜欢的干辣子那么够味。得知张兴强吃不惯南昌的伙食,母亲特意从邮局给寄去了三斤辣子面。由于没有地方加工,张兴强突发奇想,买了酱油和醋,直接做成辣子水,然后用来下饭。接下来的三个月,他很少在食堂买菜,基本都是用饭票打好饭,回到寝室用辣子拌饭。连续吃了四五天之后,感觉直肠端火辣辣的,可那种久违的辣劲,照样让他着迷,只是改为每天辣一顿。

    整个求学期间,食堂里值得买的菜就一种:青辣子炒猪皮。最爱的是有辣味,哪怕不够猛。但那肉皮就太猛了:皮上的毛清晰可见,显然还保留着屠户的最后手笔,长短不一,但都完好地保留着。大概厨师不忍心破坏那份天然美感。张兴强打来一份青椒炒肉皮,基本都要先静坐一会儿,鼓起勇气,才大快朵颐,而且时刻提醒自己:菜是用来吃的,而不是拿来看的。感觉到猪毛在口腔里挣扎,张兴强狠心地将他们吞入腹中,隐隐有种杀生的错觉。

    那里的鱼特肥,也便宜。一次班主任请客,给了30块让张兴强们去买菜,只花了不到10块,大包小包的拎回来一堆,尤其那条大草鱼,七八斤的样子,才花了三块多。

    令张兴强没想到的,居然有位同学想送老班礼物,又害羞。他就豪迈地接受了那个艰巨的任务,害得老班单独请他戳了一顿。

    张兴强虽然不是班干,似乎同学们有事更喜欢找他解决,大概是因为他热心,又没有私心吧。

    清贫并未剥夺张兴强快乐的心情,一天除了上课和自习以外,闲暇时光在各各处寝室转悠:要么是帮同学们联系修理录音机;要么是找老乡喝茶抽烟打屁;要么去有过一面之缘的校友那套套近乎。一句话,反正很忙。周末几乎都牺牲给了长号排练。所谓的排练,也就是自己捣鼓自己的乐器,老师很少亲临,指定了一位学长负责监督,倒是每周五毛钱的补助让张兴强有点莫名的感怀。

    有人曾说过:大学对于富家子弟来说,就是建人脉c炫耀的半社会舞台;而对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