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家中的寒意(第1/2页)  底色沉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是还有选择,兴强真的不愿回到那个寒冷的家。土墙的裂口,被父亲用玉米杆填上,屋顶的木头早已被烟熏得看不见本色,像几根黝黑的铁柱横跨在墙垛。屋顶的麦草已经板结,经不住雨天的折腾,总会有冰冷的雨水见缝插针流入屋里,在坑洼的地面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墙垛四周还有不少豁口,听任冷风肆虐。

    为了支撑这个贫寒的家,父母经常吵得不可开交,总把责任怪罪在对方。弟妹们还小,唯一收到伤害的只有兴强。每当他们斗嘴时,兴强都会默默地走开,去割猪草或者牛草。估摸着差不多停战了,在返回去吃饭。所谓的饭,也就是一锅浓一点的米汤,至于菜嘛,基本就是水煮时鲜蔬菜,除了盐,不再有别的,然后一碗辣子水。如果来不及或者自留地没菜可吃,就是有辣子水作为菜。

    今年比去年稍好,至少有四个月有米吃,哪怕是稀饭。想想前年,才三月间,家里已经没了大米,母亲用不多的杂粮加上野菜凑合到六月,彻底断粮了。母亲苦苦哀求,兴强的大伯娘才很不情愿地端出来一簸箕的陈包谷,而且还有虫子。去年的新包谷还没来得及尝新,母亲迫不及待地拿去还了大伯娘家前年借下的。

    眼见着今年有个好收成,母亲也舍得让大家吃饱。可不幸的是,外婆今年走了,家里没钱,只能忍痛卖掉几个月的口粮,廉价兑换了些钞票,然后去随了礼。可到九月时候,家里再也没有吃的。母亲四处告借,可是,能够开口的都没有多余的,大伯娘家根本不好意思开口。于是,野菜,蔬菜,种种菜,成了一家人的主粮,直到兴强的干妈听说后,强行借给他家50斤大米,然后大家才告别了纯菜的日子。兴强记得,曾有一天,家里不光没有粮食,连一粒盐也没有,当然,油更不敢奢望,一年也就两斤菜油,至于猪油,基本在端午前已经耗尽。妈妈脑洞大开,把铁锅烧红了,干炒了一整锅的包菜,一家人吃了一顿难忘的糊菜,然后就成了缺粮是的招牌。自然,野菜也是家里的常客。

    苦日子一直到了1980年,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家责任田的收获。也在那一年,父母不知因为什么吵得很厉害。当天,张兴强和父亲坐到很晚,聊着他自认为的大道理,不知是因为他的诚恳,还是父亲的愧疚,第二天父母又和好了。可这一切,对于兴强来说,一点也不惊讶。如不是还有弟妹,他真不会关心这个家是否存在。

    他的干妈家在街上,不像他自己的在乡下,所以,干妈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一直是梦寐的家的模式。在那里,他感觉不到冷漠,相反,哥哥姐姐和干爹干妈的关怀让他受宠若惊。他也是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小画书,那是哥哥姐姐们看过的,随意地摆放在家里,兴强饥渴地看得出神。每一年妈妈都会张罗他去干妈家拜年,那也是他一年中第二快乐的事情,另一件是过年杀猪,能够饱饱地吃顿猪肉。

    这一年,母亲经常和邻居大妈或者老奶吵架,具体原因兴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更不会感兴趣,反倒觉得母亲很丢人。本来就所剩不多的家庭骄傲,渐渐变得荡然无存。

    所幸周围的一切,并未影响兴强的学习,他依然是班上的优等生。虽然那只是一所带帽的初中,每个年级也只有一个班,可他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不过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他,也没有谁去正面引领他,慢慢地,那份虚荣变得越来越淡,幸好干妈有次夸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不然他可能也会像堂哥们那样弃学回家种地。

    很小很小的时候起,兴强早已记不起到底是哪时候开始,每每母亲带回来难得的零食或水果,他都会刻意不要,留给弟妹们享用,除非数量够多,他就尝尝,这倒让他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也不钟爱任何食物。只要有吃的,他都会满足。父母倒是经常说起他两三岁时,只有他一个孩子那阵子,家里摆满了花生c瓜子,他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