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各有分工(第1/2页)  罗煞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到三人都陷入了深思,朱聿键给他们解释道:“其实这个矛盾很好解决,就是提高工作效率。”

    “何为工作效率?”李信询问道。

    “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例如一个纺线的织工,每天能将十斤棉花纺成线,如果我们能发明一种机器,让一个织工每天能将一百斤棉花纺成线,那么原来十个人的工作,就能让一个人完成,剩下的九个人就能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朱聿键给他们举了个例子,以加强说服力。

    “这么说来,要中兴大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新机器?”始终没说话的田见秀插了一句,他毕竟是个武人,没有文人那种对机器藐视的态度。

    对于朱聿键的想法,张书堂和李信就有些转不过弯来。张书堂说道:“主公,这奇技淫巧果真有如此大的功用吗?我还是认为重视农耕更加重要。”

    “何为奇技淫巧?其实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只不过这些方法多是处于制造业中,违背了历代王朝重农仰商的基本国策。”朱聿键冷笑道:“可是各个王朝坚持如此国策,又有哪一个避免了亡国之痛?实际上这个政策在以前或许很有效,但今后却不行了,因为当奇技淫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提高农业的效率,反过来促进农耕的发展。”

    “竟然有如此好处?”李信家里是粮商,他对这方面最是敏感,听说奇技淫巧能够提高产量,他还兀自不信。

    “其实这样的案例已经有了,只是大家没有发现而已。例如为田里灌溉的水车,可以将低处的水运到高处,又节约不少人力,这就是奇技淫巧,却能更好的为农田灌溉。”以前没人想到这个方面,如今朱聿键提出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么说来,我们必须多招募能工巧匠?”张书堂询问道。

    张若成点点头:“这是必然的,但也不全对。能工巧匠们所能发展的奇技淫巧,多是凭着经验,这样的发展太慢,而且不成体系。所以我们要让读书人加入进来,成为依靠知识理论进行研究的体系,做到有的放矢,这才能加快研究的进度。”

    张若成所说的正是经验科学与实验科学的区别,在古代的那些发明创造都依靠能工巧匠在自身经验上的改进,因为工匠们大多不识字,这样的改进不成体系也很难保存下来。

    让读书人加入就不同了,有先进的科技理念与知识,他们能够更加有目标的进行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很快会变成文字记录下来,让后来人能够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形成良性循环。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认为,西方科技的发展之所以会在工业革命中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就是因为完成了从经验科学道实验科学的转变,而东方的古老华夏也曾有过宋应星c徐光启等科学人才,却因为满清入关而被打断了这个转化过程,结果被西方全面超越,造成了近代的悲剧。

    如今来到了这个历史的节点,张若成最想做的就是完成这次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变,让华夏不会落后于世界,避免未来落后挨打的局面。经过今天这一番话,三人都对张若成未来的计划有了大致的了解。想到朱聿键所描绘的景象,李信也不禁热血沸腾,他自请过来帮忙,张若成当然是热烈欢迎。

    在酒桌上,四人定下了未来几个月的发展计划。虽然说以工业为主,但农业也不能落下,张杰的任务自然就是去买地。张若成特意嘱咐他,尽量买靠近伏牛山区的土地,哪怕买到贫瘠一些的山坡地也行,这些土地比较偏僻,便于他们行事,同时也更便宜,能买到更多土地。

    李信则被要求主管玻璃镜的生产工作,他将帮助张书堂招募大量工匠,先在山区扩大玻璃镜的制造作坊,同时还要开始建设火柴厂。除了这两种产品之外,铁矿冶炼和开采也提上了日程。伏牛山区本就有一些小铁矿,只要将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