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十年事都到眼前(第1/2页)  忘夫所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唐郡的街道上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盛,市井间也流传起孤竹君与白衣神医的故事,宋嘉历由陆周带着,微服走在百姓中间,听到那些离奇到近乎神话的故事,不由莞尔。

    “陆周,疫情能够快速平息下来你也功不可没,你从前是个读书人,以后有什么打算,继续科考吗?”宋嘉历看着陆周道。

    陆周这些日子以来,奔波在救灾的一线,本就瘦弱的身躯此时倒精壮了些,面色也黝黑了许多。陆周拱手道,“小人屡试不第,上次满心以为可以出头,结果还是名落孙山,如今也就绝了这份心思,今后,在郡里做个教书先生罢。”

    “这些年来,通过科考出仕的大多是世家子弟,寒门贵子越发少见了。你从前写的文章本君看了些,照理说,有这样的文采不该落第的。这样,你莫要灰心,运河修建在即,千头万绪,需要人打理。你此次平疫中表现极好,你可继续在运河重建中做个监工,待运河修建完,你也有了功劳在身,到时候继续科考或做其他也好。”宋嘉历拍了拍陆周的肩膀,他也算是明珠暗投了,若是终生落魄也太不公了。

    “殿下竟肯如此信任小人?”陆周大喜过望,虽说他是个文人,却不是迂腐的,展现才能的途径不止一条,他一揖到地,“小人一定不负殿下厚爱,小人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将运河重建起来。”

    “修建运河是大工程,处处要依赖百姓。郡守和知事身在高位,自然没办法同百姓打成一片,你来自百姓,百姓也愿意信你,你就是沟通官吏与百姓的途径,可谓任重道远。”宋嘉历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叹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这青唐看似繁盛,内里却是积重难返,恐怕还有许多路要走啊。”

    实际何止是青唐一郡呢?自宋嘉历从卫国回来,他便眼见了许多的时弊,无论是京中或是地方,朋党勾结之事数不胜数,世家权势膨胀,明里暗里不知操纵了许国多少行业,这科考,未必没有那些人的手脚。

    放眼看这许国,欣欣向荣之内,实际是荒芜丛生;看似稳固的山河社稷,实际就如这青唐一样,只要一场旱涝洗刷过,便是满目疮痍。

    青唐,十年了,当年不明白的,如今都该明白了。

    戚比钦满书房地翻找,却始终找不到那汤婆子——冬天又快到了,当年承诺亲手替辛雪夫做的汤婆子被尘封了十年,十年间颠沛流离,戚比钦却一直带着它,如今怎么偏偏到处都找不见了?

    “你是在找那汤婆子?”崔式燕跨进书房来,看着上下翻找的戚比钦,笑着问道,“戚大人倒是心灵手巧,烧得一手好瓷。”

    “是你拿了?”戚比钦拍了拍身上灰尘,斜眼望过去,轻蔑道,“这小玩意竟也能入崔大人的眼?”

    “这不是平白污人清白?本官要你那小玩意作甚?即使要,当面向戚大人开口就是了,何必偷偷摸摸?”崔式燕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笑道,“戚大人有心与辛大人握手言和,自然要心至礼至,戚大人爱面子,不肯先低头,本官就做个顺水人情将礼代送出去了。”

    “你——崔大人可真有闲情逸致!”戚比钦握拳,狠狠看着崔式燕,一拂袖,“崔大人总以为能洞穿他人心思,哼——”

    “戚大人总是冤枉本官,本官也不与你生气,各凭良心吧。”崔式燕眯眼望来,嘴角仍是噙着一抹笑意,“戚大人真是厚此薄彼,本官当年救下戚大人,又支持戚大人再考,大人都不念;那雪公子,几句糖衣巧语,就让戚大人记了一辈子的好——你都忘了!”崔式燕笑意消失,拍桌厉声道,“你忘了!他纨绔膏粱,勉勉强强过了乡试,自知高中无望,才巴上你这才子。说什么同窗苦读,纨绔终究是纨绔,他能考中然后步步高升真是凭自己本事?戚大人,你忘了名落孙山的苦楚了吗?若不是他姓辛的动用关系替了你,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