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师承(第2/3页)  请神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要好好珍惜,不只是那把木剑,浑天与梦魂也是,这都是上天赠与你的。至于程秋与公孙燕二人原本是依托于剑身之上,现在这剑神异不再,也不知他们是否会受到影响。你们毕竟修为浅薄,一会儿我去看看。”

    顿了一顿,师父又说道:“至于那个所谓的‘主人’,我倒也有些猜测,只是还拿不准。”

    听了这话,饭桌上的三人不禁都停下了动作看向师父。

    只见师父幽幽叹了口气,道:“你们可知道我的师承?”

    据说,早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哑巴梦见天女传授天书五部,并且用手指在他嘴中搅动了几下,命他选几个门生教授天书。醒来之后这哑巴竟然可以开口说话了,当即对那个梦深信不疑。然而这哑巴天资平平,醒来之后对天书忘却了许多,最终只记得其中的三部半。这三部半天书他教给了三个人,本意是想让他们传播开去,哪成想其中一人夜中遭遇雷亟而死,另一人则是在喝水是被硬生生呛死,只活下来了天资最为鲁钝的一个。

    这个人资质比起哑巴来尚且不如,三部半天书也没学全,囫囵吞枣的记下了其中两部,继续收徒传授。然而说来也怪,这一门每每收徒,其弟子必然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殒命,最终只存活下天资最差的那个。好在天资再差,死记硬背两部天书还是做得到的,这才使得这天书不至于失传。

    就这么勉强存续着,这一门已然延续了十多代。就在距今七百多年前,天书门,也就是这命途多舛的一门收了四名弟子,而孙承安他们的师爷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代的四个人可以用“惊才绝艳”来形容,只用了不到半年功夫便将两部天书彻底吃透。即使是天资最差的师爷,如果放在普通的修道者中也算得上出类拔萃。可以说少了他们任何一人,都是道门莫大的损失。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难以捉摸。四人中,先是最擅长御剑术的那位在御剑飞行时从剑上跌落而死,然后再是善驭五行的那位土遁之时被大地活生生压碎了浑身的筋骨。

    但四人之中最为聪慧的小师弟却一直不知所踪,生死不知。

    “你们师公他老人家说过,这一门如果有人身死,那么同门冥冥之中必定会有所感应,所以基本可以断定那位小师弟并没有死。”

    师公一生只收了一个徒弟,就是孙承安他们的师父。

    与其看自己的心血一个一个死去,还不如悉心教导一个,这个徒弟必然是最愚钝的那个,也就可以免于死亡了,这就是师公想出来的钻天命空子的方法。

    事实也的确如此,师父在师公门下呆了那么多年,一直平安无事。直到三百来年前,诸多神秘事件发生。那天傍晚师公摸了摸师父的头,没有说什么,只是御剑飞了出去,彻夜未归。黎明回来时,身上已然带着斑斑点点的血迹。

    师父询问师公发生了什么,师公却只是摇着头,一句话也不肯说。逼问得急了,也只是长叹一声时也命也。就这么过了三天,师公紧闭双眼,自是羽化而去了。

    后来师父猜想,师公出去的那天晚上可能遇到了那位小师弟。也只有他能够打败师公了。虽然不知道为何那位小师弟逃脱出了天命,但想来他过得也不轻松。不然凭他的本事早就可以开宗立派,成一代大家,何必藏头露尾,偷偷摸摸搞出那许多神秘事件。

    或许是毫无理由的直觉,师父心中隐隐猜测,那个所谓的“主人”,以及这一切事件的背后,或许都有那位小师弟的影子也说不定。至于为何这些都让孙盈盈碰上了,大概这就是冥冥中命运的指引吧。

    “那么那位小师弟叫什么名字呢?”

    师父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虚道人,这是他的道号。除此之外你们的师公也没有透露太多。”师父如此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