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煮茶论道品道韵(第1/2页)  符篆道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章向为《符篆道途》投推荐票的书友“黑暗枷锁”“流氓虎3”致谢!欢迎大家在作品讨论区提建议,甚至吐槽!您的建议甚至吐槽是我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请继续关注恭悟道的《符篆道途》。)

    那个威严的华夏老者说完前面两句话之后,也不吭声了。那个华夏年轻人脸上始终挂着笑嘻嘻的表情,颇有些玩世不恭,一直也没说话。两人都望着彦哲。

    彦哲也不说话。虽然他心中暗潮涌动,面上却波澜不惊。他右手做了一个‘请’,转过身去,径直往别墅会客厅而去。华夏老者和年轻人相互之间对望了一眼,也跟着彦哲进了会客厅。

    会客厅整个空间充满了浓郁的华夏风,众人生出一种荣归故里的感觉。其墙壁上有华夏壁画,屋顶悬挂了华夏风格的灯饰,灯饰上面还系有华夏结,好几个地方还摆了绿色植物,整个营造出一种典雅闲适的氛围。

    会客厅的正中间,最显眼位置的是一个木质茶几,其尺寸与客厅空间极度谐调,尺寸太大,客厅显得拥挤,尺寸太小,客厅又显得空旷。三个人坐着不觉得挤,又不觉得空。人与人之间既保持了一定距离,又避免了彼此之间的疏远。

    茶几的造型古拙,令人赏心悦目。其使用的材质是整块上好的金丝柚木,柚木挖空部分镶嵌了一大块鸡血石做成的台面,台面上自然生成的花纹与金丝柚木天然的木纹竟然十分吻合,让人感到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气魄。

    会客厅里,还高低错落搭配了柜,椅,架,屏风等家具。再看这些家具的颜色风格,漆水釉面,应该与茶几是一套。但明显看出茶几是君,其他的家具是臣。各种家具与旁边的绿植相映成趣,使得整个空间生机盎然,尤为突出了以茶几为主的地位。

    真是煮酒论茶的好地方!这个地方散发出一股典雅闲适的道韵。

    而煮酒在这个时候显然不太合适。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杯多。目前这两位来意不明,煮酒的话氛围可不对。这个别墅里储存的都是洋酒,拿出来就更不应景了。华夏修士之辈。首先当饮茅山酒,若不济也当喝五粮浆,最不济也得喝华夏粮食酿造的高度白酒。

    家乡人,喝家乡酒,说家乡话,岂不快哉?

    因此只能论茶了。茶道,涉及“道”,本来就出自修士之手,是修真的艺术,也是大道的修行。修真之人,修为越高,生命越漫长,需要各种爱好伴随漫长的修真之路。如:收藏,琴,棋,书,画。又如好酒,好色,好美食。然而最被修真之士广泛接受的,就是茶道了。

    修士通过品茶,将修为与心境融合,感悟品味玄妙的道韵。品茶时的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情绪不同,品味出的滋味各有不同。正所谓三千大道各不同,品茶悟道品出的韵味也不同,这便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彦哲选择用茶来招待两位“不速之客”,无疑是正确的。华夏两位来客恰好皆是喜茶爱茶之辈。彦哲用茶来敬客,以茶留客的华夏修士礼仪,如春风般融入在这安详静谧,清雅简朴的环境里。来势汹汹,不苟言笑,一脸严肃的华夏老者,和玩世不恭的华夏年轻人,情绪竟也变得安详友好起来。

    彦哲曾经在家中所藏的那本泛黄的拳谱上,看到过一句感叹:“修真若悟茶之道,不羡人仙做茶仙!”他首度开口,讲了一个其上记载的,缥缈无法考证的故事。

    “传闻,远古时期,古昆仑山有悟道茶树,采集其枝叶,揉制成茶。取三十三天大道之水中精华。以壤息之土所做茶具。再采一缕上九天初阳道火之精,又采一丝下九幽夕阳魔火之髓,隧以阴阳之大道,合道魔两火之精髓,成大阴阳无上道妙混沌火。以上述茶c水c具c火,合力秘制成悟道茶。凡人饮用此茶,立地成仙。仙人饮用此茶,可渡九劫。大罗饮用此茶,可立证不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