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风欲止(第1/2页)  山海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欲巧风慰寒去,以不老送青归。

    悠悠十几载,天涯自相逢。

    “以文弱面世人,以诗酒愚痴妄余生。”后主见了江上摆渡公子,犹想曾今。

    “后主可识江上扶舟人?”姑娘视之后主,乐。

    “东魏孝景帝,元善见。”

    “可是此人名姓?”

    “善。”

    吾与此人相像尔。

    2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公子好文赋,仪相美容,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

    永熙三年,拜通直散骑侍郎。八月,为骠骑大将军c开府仪同三司。

    北魏末年,齐献武王揽朝政大权,武帝恼而奔走以北,乃与百僚会议,推元善见为帝以奉肃宗之后,时年十一。

    冬十月丙寅,即位于城东北,大赦天下,改永熙三年为天平元年。少帝年幼而帝室多颓,是以齐献武王欢揽政,都城以洛阳而迁于鄴也。欢权重而近帝,与帝位无异也。军中事多以欢而居重,封讨罚诛之事尽入其手。

    帝有皇时空荡荡,人声叹魏洛民怨。帝幼而慧,以武王权重自知,畏也。

    一做忍,后以欢权日重而叹也。三年冬十月癸卯,齐文襄王自晋阳来朝。先是,诏齐文襄王与群臣于麟趾阁议定新制,甲寅,班于天下。至此,帝之诏已无重用也。

    3

    帝王燕鹰非易事,王侯错位教城息。

    武定五年春正月丙午,齐献武王薨于晋阳,秘不发丧。

    六年夏四月,大行台慕容绍宗c大都督刘丰遇暴风,溺水死。甲辰,诏以齐文襄王为相国c齐王,绿綟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食冀州之勃海c长乐c安德c武邑,瀛州之河间五郡,邑十五万户,余如故。王固让。八月辛卯,齐文襄王薨于第,秘不发丧。癸巳,大赦天下,内外百官并加二级。甲午,齐王如晋阳。

    以齐王一脉而断权事,帝王之姿何耶?

    且观孝景帝,日日饮觞赋诗,谓乐也。

    他法耶?

    难也。

    4

    武定八年五月甲寅,孤迫诏齐王为相国,总百揆,封冀州之勃海c长乐c安德c武邑,瀛州之河间c高阳c章武,定州之中山c常山c博陵十郡,二十万户,备九锡之礼;以齐国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丙辰,诏归帝位于齐国,即日逊于别宫。

    孤之处境,可谓难堪?

    恨无能也。

    齐天保元年五月己未,却封孤为中山王,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王诸子为县公,邑各一千户;奉绢三万匹,钱一千万,粟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顷,园一所。如此厚道,教孤怎言!

    帝王位何耶?曰齐耳?可泣也。

    憾帝之遇境,乃常人之不解。为帝而保不得家国山河事,史官乃谓之怯懦,辱也。

    帝家顽童上皇,可观古今,有作为者几人耶?

    5

    帝家山海恃诸雄。

    时襄王高澄揽政,众臣言孤从容沉雅,有孝文风。澄惧臣言下之帝,以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令监察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孤乃与囚鸟无异也。

    文襄尝侍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酒。”孤恶其称,以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以奉之。澄怒,却言朕!朕!狗脚朕!后使季舒殴孤三拳,奋衣而出。是时,孤以臣之拳而受之,君颜何在?真愤也!

    孤自咏谢灵运诗以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生死不堪,诸如此类也。武不能挥,甚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