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诸情劫(第1/3页)  山海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诸情劫,风情人。

    痴情诗,煽情词。

    海上闻生舍,英魂绕无尽。白衣抚山涧,青衣弄竹林。男子一袭白衣,面容姣好,生得个柔弱相貌,眉间夹着些许慵懒,抬手抚泉间,一袭皓腕脱袖而出,与山间泉石互为一方风景。女子一袭青衣,面容倾城,落得媚丽,对刚露头的竹笋一笑,一如百花齐放般,煞是好看。

    “于此地驻了如此之久,还未请教姑娘芳名。”男子一回首,朝着姑娘一笑。

    “后主倒是愈发精神了。”姑娘看着后主脸上愈发柔和的表情,莞尔一笑。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后主看着姑娘,眼中柔情满是。

    “到底终究还是男人,天性都是一般模样。”姑娘嗤笑一声,看着后主此番模样,脑海中却是映出了此前一个熟人。此人温润如午后暖阳,是个极暖之人。与其相处时,一时一刹的时光都是大喜至极。姑娘于脑海中勾勒出公子模样,一番痴情,一番痛心。

    先前公子为她赴汤蹈火,以半壁江山保其安稳。再后来公子却已是不识得她,做得万人暖阳,暖人心,烧她身。一如,一如此时后主般。

    “姓甚名谁倒是记不得了,后主称我为‘皖姑娘’便是。”

    后主哑然。

    2

    末年丞相之力功不可没。

    末年武平侯,镇黄巾,嗔四方。除毒瘤,拔枭雄。

    丞相于吾眼中为英雄,有万夫莫敌之勇;于他人眼中为枭雄,有无赖霸主之称。

    吾生前,视丞相为英雄,欲以丞相之手成就吾心中大业,却未曾想到,丞相有更高的追求。些许是人各有志罢。

    丞相神勇,临危不惧,遇敌不乱;丞相枭雄,吟得诗词,挑得刀剑。

    可谓一美完人,却注定败北一方。自始而终,伊始便有警示。

    人各有志,诸公谁人也怪不得。

    3

    末年枭雄,乱世争雄。武略不得,文韬来凑。

    紫袍着身,香气久久环绕之,致人神清气爽,配以白净俊秀的容貌,致人眼前一亮。如此俊美男子,如此智囊。

    生于乱世末年,于诸雄争霸间存活之人,大都是些震天撼地之人。青年时,诸公称吾为“王佐之才”。一介文弱书生,得此殊荣,乃吾之荣幸。幸不辱命,为丞相举荐诸多才郎,此后平定乱世枭雄,诸公文韬武略之谋功不可没。

    丞相于末年时疑虑之事,常于吾讲,与吾商议后而下定论。可谓深思议后而定,然诸事顺时,此番法而得益。

    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

    而至此后,丞相权事愈重愈多,常于夜半而不眠,周身伴者亦是日渐益曾,吾之作用,日渐显微。

    再置后来,人各有志。丞相之志,吾之愚钝。

    4

    时值残暴之年,卓权盛时。卓军大肆猖于诸郡,烧杀劫掠,民不聊生。少帝黜,献帝临,做卓之傀儡。帝王路漫漫。

    时临末年,诸雄群起而攻之,却因心身不合,后遭卓逐个击破。逞一时之快,白发人送黑发人,倒是喊得激烈。匹夫之勇,世人嗤笑。匆入皇城,后而亡。怎得亡命亦不知,讨伐贼子,言得倒是合情合理。

    时临末年,枭雄猛将,当属奉先神勇。与丞相不同,奉先之武有万夫莫敌之称,丞相之谋略过于奉先,此为奉先落败于丞相之重因。

    奉先之勇,为诸公所赞叹,且以其武夫之勇,得一好职位。时逢灵帝亡,布之义父丁原奉密令率布进京,意除奸臣,后败。卓赏布之勇武,以金钱美女诱其入营,弑其义父丁原,而后与其结为父子。翼德后有言,议奉先为“三姓家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