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腊月,汴京与周边中原地区皆在一片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度过。
国破家亡c骨肉分离c身首异处种种凄惨悲凉的景象浮上所有人心头。原先听北地逃难来的人叙述,大家表面同情,心里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只有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时才知恐惧无力。
据说,此次朝廷任命的统帅是辅国大将军吴将军。
吴将军的大名在大江无人不识,虽说这些年年纪大了不曾再领兵,但年轻时的风采惊艳世人。
他出生贫苦,十几岁时就入伍了,吃了无数苦头真正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一路封侯拜将的。最出名的是当初他从北狄人手中夺回了并州c忻州及周边数县。
或许因年轻时受了太多伤,才三十出头他就开始被病痛所折磨。
眼下,他已近古稀之年,却不得不重担大任保家卫国。
在统帅的人选上,朝中出现过一波小小争议。有人支持英国公,有人支持吴将军,还有人支持袁一为。
太后个人倾向英国公,吴将军年纪太大了身子又不好,袁一为道行不够,但英国公的权势够大了她实在不放心。
倒是李尚书提醒她,英国公与吴将军的关系亲胜手足。
接过帅印,吴将军就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调整了部分排兵布阵。加上西辅赶来的援军,京里能调动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
前线溃败的大军,收拾收拾,至少还能有十万人可出战。
北狄军入侵时本有十万人马,后来诱先皇进攻时其实悄悄安排了五万援军。除去伤亡,他们的总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
大江这边是防守,论理,还是很有几分胜算的。
然而,多年的经验使吴将军没那么乐观。久居汴京,他对京中驻军的战斗力再清楚不过了,名义上说是全国最好的军队,其实根本没多少战斗力。
比起边疆的守军,差得不是一点点,更别提与名动天下的北狄骑兵相较了。
何况,接连的失败,把大军仅有的那点信心与士气都打击得所剩无几了。
赵恂是先锋,自不会留在城内守城,他被派去阻击北狄军,好给后方留下足够的时间布置准备。
汴京往西北而去,几乎全是平原地带,基本无隐蔽险峻处可设埋伏。
苏桐把地形图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全无头绪,不免忧虑。
南郊大营这支兵马,战力大概强于西北大营,关键问题是赵恂对他们不熟。将不知兵,兵不服将,这是大忌啊!
时间又紧迫,根本来不及演练阵法之类的唯一取胜的可能是伏击,偏偏伏击适合地势略复杂的山地,平地上想要伏击太困难了。
眼下又是寒冬,树木凋敝,万物荒凉,连个遮挡的都没有。
这一着急,苏桐连午饭都没顾上用。
昨日傍晚收到的消息,北狄军离汴京不过七八十里路了,不到一天就能到京。赵恂的人马昨日午后出发,到现在一天了,肯定与北狄军遭遇了。
正着急上火着呢,却听见柏茂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苏桐忙扔下图,急匆匆往外奔去。
赵恂临行前,她强逼柏茂柏盛兄弟回去,结果还是回来了一个柏茂。两人都不收,赵恂怕她担心,只好留跳脱的柏盛在自己身边,稳重些的柏茂仍打发来保护苏桐。
“三娘子,好消息郎君领兵夜袭北狄军,歼敌两千。”柏茂一脸的与有荣焉,“今儿北狄军拔营后,又冲他后路辎重部队下手,不但灭敌三千,还打得他们方寸大乱。”
人人都不看好,可他相信,凭郎君的本事,定能叫大家好好开开眼。
仗是怎么打的,京城这批惯于安享尊荣的人哪里懂!
苏桐且惊且喜,不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