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1/3页)  覆华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书房出来,苏桐一直神色奄奄的。

    再嫁的问题她根本不曾考虑过,可是,庭初与她和离的真相她不敢说,怕打草惊蛇,有碍他的复仇大计。

    她虽明确表示不会再嫁,可看父亲的表情,只当她是为情所伤,暂时不想提而已。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只要她咬定了不嫁,想来父亲也不会太过为难她的……真正让她觉得忧心的,一是之前周秦押送回来的那个副将在刑部大狱里“畏罪自杀”了;二是北狄国内今春大旱。

    周秦非一般人,往刑部走一圈就看出那人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杀。

    这是有人想要灭口……说明对方背后的人权势非同一般,才能在刑部大狱里把人无声无息了结掉。

    这样的人留在朝中,简直可怕至极。

    自己彻底得罪了他们,以这些人的心狠手辣,大概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自己的安危成了悬在父亲心上的一把刀。

    最叫人不安的是来自北狄的威胁。开春后,汴京下过好几场春雨,入夏后雨水愈加多了,而北狄境内居然滴雨俱无,草原上许多地方光秃秃的,不复往年的郁郁葱葱。

    北狄人以放牧为生,草原上没了草,牛羊马怎么办?

    按照他们一惯的情形,必会将目光转向中原。此番为了生存,怕是更会来势汹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朝中许多人,连这么浅显的危机都不愿理会,只顾着沉浸在小耿将军对起义军的大捷中。父亲连上两次书,要求加强边境防务,均是如石沉大海。

    好在周大人已决定,要亲自在官家跟前提一提了。

    其后几日,苏桐一直没有恢复过来,直到传来苏父升任户部尚书的消息。

    当然,她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不是欢喜而是忧虑。国库空虚,各地动乱不止,户部这官可一点都不好当。

    转念一想,多少官吏熬了一辈子也上不了正二品,父亲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况且父亲数十年苦读圣贤书,不就是为着有朝一日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嘛,眼下职位高了,能为百姓做的自然也多,亦是件值得开心的事。

    一时间,苏宅门前车水马龙,来锦上添花的人络绎不绝。

    苏桐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她曾经和离的事似乎被所有人遗忘。

    忙忙碌碌了整整两三日方才好些,苏桐偷空歇息,却见柏盛失魂落魄地来找她:“三娘子,郎君要走了。”

    “走了?去哪里?要回秦州去么?什么时候走,我怎得一点都不知道?”她极为吃惊,立时从椅上站了起来。

    她确实希望他能把从前的事忘掉,二人从此划清界限,可骤然听闻他要离开……心中登时空落落的慌乱起来,这种感觉她自己也分辨不清。

    看吧,果然还是在乎郎君的!

    郎君这招以退为进着实不错,看来郎君不但打仗厉害,讨起女子欢心来亦是不简单。

    柏盛对她的反应还算满意,情绪好转不少:“左右不过是明后日了,三娘子那么忙,哪里关注得了我们郎君这等小事。”说到后头语气照旧酸酸的,带着抱怨。

    苏桐愣怔半晌,缓缓呆坐回椅上。

    按说,他走了自己该安心才是,为什么……秦州一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也数不清。西戎不比北狄,他的地理位置更不好,日常生活极其艰难,几乎时不时要到大江劫掠一番。

    人数时多时少,大江这边却不能轻敌,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他一回去,只怕就得日日在尸山血海中拼杀了,刀箭无眼……他说去岁就有一次受伤昏迷了许久,人人道是运气好。然而,这样的好运又岂能永远眷顾着他?

    苏桐从来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但一想到赵恂一去,或许他们永远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