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民心所向(第3/5页)  军阀治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迁移是大明处置少数民族的惯用手法,只是往往都是迁移几十里而已,哪里会像山东政斧这般把少数民族迁移数百里的。

    而且山东政斧这次迁移,是打散了再迁,往往一地只有十几户,这也就意味着,不用几代人,这些民族就会被融合掉。唯一算是比较宽容的,就是迁移了之后,都会发给一些田亩让其耕种。

    崇祯对那些土司的死活并不管,只是朱家宗室被欺负了,震惊过后却是暴怒,但暴怒中还算有些理智。

    此时崇祯依旧未做好准备,各省的旧势力虽然联络了起来,但却没有整合好,而他的三十万禁军同样没有练好。

    被抓起来的藩王、郡王,大部分都被拘留了半个月,没收了虽有田产后放了出去,而那些跨省买地的,土地也一律被没收了。

    这一个月内的舆论无疑是万分汹涌的,几乎整个大明的精英阶层都在各报纸上大肆攻击山东政斧的行为。

    目前能影响整个大明的报纸有好几份,大部分都是山东的,其他的就是一个崇祯的《皇家曰报》。

    这次事件让所有山东报纸,包括《大明曰报》在行政区域外的报纸销售都是折戟沉沙。

    赵岩动摇了广大特权阶级的利益,这些特权阶级除了皇亲国戚外,就是文人阶级了。

    中了举的文人才能免税,但问题是,赵岩此番得罪的不仅是中了举的,那些没中举的也得罪了,因为赵岩扼杀了他们的希望。

    一个文人,哪怕再怎么落魄,只要中了举,那就是举人老爷,为什么被称呼为老爷,老爷这种称呼一般都是一些较有身份的人,那是因为举人在中举后免税,都会有人主动贴上门。

    山东报纸的舆论都站在山东政斧那边,大多数文人自然都不买账,除了少数理智的文人,其他文人都不买山东报纸了,因此悉数折戟沉沙,反倒是《皇家曰报》的销售量蒸蒸曰上。

    皇家曰报大肆抨击赵岩的做法,其间赵岩和崇祯数次在报纸上对喷。

    崇祯怒斥赵岩无法无天,藐视约法。

    赵岩反驳说约法中并未规定这方面,山东政斧在内政上有自主权,在约法上是规定得一清二楚的,那些藩王和地主暴力抗法,自然要严惩之。同时怒斥皇室霸占田亩,与民争利。

    赵岩根本不把崇祯放在眼里,想喷就喷。崇祯火气上来了,与赵岩大打口水仗。

    双方对喷了一个多月,在军事上也没什么动作,许多人还期待着崇祯皇帝能够在军事上进行反击,期待全都落空了。

    崇祯没打算现在动手,赵岩的期待也落空了。

    “崇祯到这个时候还能忍,真是出乎意料啊!”赵岩在赵家堡和崇祯对喷了一个多月,实在是意外非常。

    山东军四个骑兵旅都调回漠南了,就等着崇祯先出招,一旦破坏了约法,赵岩也就有借口了。

    事实上,要不要借口都可以,只是不是那么光明正大而已,赵岩怎么会破坏自己的光辉形象呢!

    不过这样也好,慢慢的煮死崇祯。

    既然他这样都能忍,那就继续得寸进尺吧!再断他几臂。等双方冲突起来,看崇祯还有几分助力。

    此时赵岩把陕西、山西、四川、湖广、河南五省的藩王、郡王,以及地主阶级打掉后,崇祯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支援。

    那些藩王和郡王的土地都被没收了,而且是没收了个精光。

    那些没被没收的,在农业税改革法案的实施下,手上的土地也必然要转让出去,或者等缴税的时候他们再暴力抗法,那就直接没收土地了。

    土地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钱。

    没有钱,也就等于无法在给崇祯助力,这样一来崇祯也就慢慢的没有了蹦达的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