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移民船队(第2/4页)  军阀治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漠北和漠西的蒙古部落将在三到五年内,全部移出,把他们不断向西转移,一路充当西进的炮灰。

    吐番方面则进行全面的清洗,意在彻底扫除黄教,这片地区并不合适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只是发展畜牧业。

    前往吐番的移民,一户就分到了两千亩的土地,同时还有大量未开发的公用放牧区,还从登莱大学抽调了一批牧业系毕业的人员过去,指导移民发展畜牧业。

    吐番的移民不用太多,毕竟交通不是发达不是很发达,移民太多过去反而会造成贫困,所以移民人数不能太多,同时占据吐番最精华的地区。

    而在台湾方面的移民还未展开,赵全负责的招募局的移民工作,对于台湾的移民方案,对赵岩问道:“台湾人口已经统计出来,一共有十八万人,其中50%是少数民族,这个地区该移什么样的人过去。”

    每个地区的移民人口姓质都有注意,例如蒙古、吐番地区主要把有一定畜牧业经验的人口移民过去。

    “台湾是种稻子的地方,把熟悉水稻种植的移民过去,从南方招募。”赵岩说道,对台湾的移民,自然不能把种小麦的给移民过去。

    “台湾也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商品粮基地,让农业部派人到台中考察一下修建灌渠的方案,尽快把台湾开发成一个能输出粮食的地方。”赵岩接着说道。

    “老奴知道了。”赵全应了声,很快让去去找农业部的唐正泽,让他派人到台湾去考察水利修建方案。

    赵岩感觉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粮食生产,根据各省武警部队的线人报告上来的情况来看,许多百姓还在啃红薯。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年代,还是一个水利设施败坏的年代。一个农业国家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利设施,而水利设施的败坏多因[*]的滋生,[*]是任何国家亡国的根源。

    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的贫富差距,如何消除这个现象,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当前显然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赵岩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平息福建的这场风波。

    这次内战导致了将近四万人的伤亡。

    大明各省对于赵岩进攻福建的行为,很多报以不支持态度,很多人都认为,郑芝龙是向皇室纳税了。

    而赵岩开战的理由却是税的问题。

    “现在的舆论都认为,主公掌控市舶司不过是在去年,之前偷税漏税的金额应该是皇室的,而不是我们山东的。”茅元仪对赵岩说道。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随他们怎么说吧!善后最好一些就是。”赵岩说道,“伤亡的那四万福建官兵,全给他们山东的伤亡抚恤。”

    “那就是……上千万两……”茅元仪十分无语,赵岩听到这数目,不由楞了楞,以山东抚恤的300两来说,伤亡4万人,其中阵亡的有2.6万人,伤的有1.4万人,这1.4万人估计不会死很多,有战地医院的精心护理,死的不会超过15%,但若是全部死亡的都发下300两,那就是将近千万两的抚恤。

    “减半吧!”赵岩无奈道,这样的抚恤对于施行精兵政策的山东军来说完全可以承受,但福建官兵却是不同了,死这么多人,赵岩也不想的,只是福建官兵属于旧模式下的军队,战斗力比较弱。

    茅元仪按照减半的方案,和参谋部算了半天,最终确定抚恤金依旧高达将近700万两,赵岩批准了这个抚恤方案。

    第二天大明曰报对这个抚恤方案进行了报道。

    山东其他一些报纸也对此事做了追踪报道,其中山东《大民报》报道称,“区区七百万两和郑芝龙的家底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过大将军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已是仁慈之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