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攻台(第4/6页)  军阀治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岩接过碗,亲自喂媛儿喝,不一会张氏出去了,媛儿对赵岩问道:“夫君,你是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女孩都喜欢,不过夫君还是更喜欢女孩,但现在家大业大,也得有个儿子来继承家业。”赵岩想了想说道,毕竟女儿懂事,而且肯定很可爱,自然更喜欢要女儿。儿子的话就比较头疼了,最头疼的还是教育的问题。

    当然,现在赵岩还没想好到底留多少家业给儿子继承,其实搞立宪是不错的选择,等自己死了,自己的子孙也不用烦恼什么生活问题,他也不用烦恼子孙败国的问题,而民族的强盛也可以很好的延续下去。

    不过皇位还在崇祯手上。

    现在自己兵力已经扩招得差不多了,是可以考虑在解决蒙古过后,开始对崇祯进行一番挑逗。

    媛儿听到赵岩的话大感放心,不管生男生女赵岩都喜欢的话,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三月初出发的第一舰队,经过大半个月的航行,终于来到了台湾海峡。

    夏季快要到了,台湾海峡很容易刮台风,第一舰队必须早点把台南的荷兰据点攻下。

    此番第一舰队出动军舰26艘军舰,护卫舰20艘,运兵船12艘,侦查型飞剪船6艘,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这次出动,每艘军舰上都配装上了重炮。军舰的重炮在从40门到60门不等,毕竟这些军舰的体形很多不太一样。

    护卫舰是500吨级,一律都是装23门重炮,30门轻型火炮。

    海军是比较烧钱的,最烧钱的还是火炮方面,不过山东的海军规模还较小,火炮上的费用还比较少,起码比不上陆军。

    荷兰人在台南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平均每年要向他们总部上缴大概150万两的利润,然而这只是上缴的部分,而那些未上缴的部分有多少,以及成本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台南地区对荷兰人来说很熟悉,早在1622年7月荷兰人侵占澎湖时,雷约兹则来到台湾大员港(台南)的海域和陆地进行侦察和测量,也进行过一些商业贸易活动,这无疑是为侵台行动作准备。

    此时的大员外海共有11个岛屿,宽约半华里的台江口南航道以北,是北线尾、加老湾、隙仔港、海翁仙4个岛屿,台江口南航道以南是从一鲲鯓到七鲲鯓排列着7个岛屿,由北向南组成天然屏障,形成最阔处为6余里、长30余里、可以同时停泊千余艘船只的大型良港。此外,在北线尾北端的鹿耳屿和加老湾之间则是宽约1华里的鹿耳门水道,则是进入台江的主要航道。如果没有大潮的话,鹿耳门航道太浅,难于通过吃水较深的战船,因而易守难攻,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

    荷兰人为达到侵略目的无所不用其极。1624年9月,宋克指挥的荷兰武装船队,在离开澎湖风柜尾后来到台湾大员。当时,装出一付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当地汉民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

    荷兰人眼中的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有多大呢?荷兰殖民者首先占领一鲲鯓,即今天的台南安平一带,并且在大兴土木,修建“奥伦治城”。当地的汉民要求荷兰人承诺“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时,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地,这就是“一张牛皮”。奥伦治城,后来改为荷兰的一个“州”,定名为“热兰遮城”,成为荷兰驻台湾的“总督府”。内城于1632年底完工,外城在2年后完工,它是建立在中国台湾的第一个外国侵略者的据点。

    第二个据点是“赤坎楼”。在修建热兰遮城的同时,又在台江对面的赤坎修建仓库、住宅、商业区,定名为普罗文查城,后改名为赤坎楼。还在台江口两侧修造了坚固的堡垒炮台。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