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屯垦登州(第3/4页)  军阀治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分配,若是没有配偶的青年妇女,媒婆就会前来牵线,让这些流民重新组建家庭。

    那些青壮分配到各自的屯地之后,首先开始在规划好的地点建设房屋,这些地点通常首选易守难攻、靠近水源之地。

    接着就要开始下发建造房屋所需工具,以及农具、种子、耕牛。然后由各屯屯长组织人手修建房屋,开垦荒地。

    而各堡艹守,则会组织各屯团练,开始在各屯附近侦查匪盗,发现匪盗后,则各堡乡勇联合剿捕。若是较为棘手,则通报军营,军营将派出人马前来肃清。

    屯地将房屋修建完毕后,则开始组织人手开始开垦荒地、修建简单的水利。种下庄稼后,则开始修路、筑堡,完善聚居地的各种设施与防备。

    第一年的建设期,屯地的青壮一般没什么时间艹练,待到第二年稳定后,才有时间进行艹练。

    在建设期间,流民的吃食,御寒的衣物都由赵岩提供,耕牛、农具、种子也由赵岩提供,第二年也无需这些流民偿还。

    一百多万流民涌入登州,对各部门都造成了一些压力。

    农具、种子方面未无太大的问题,自从邯郸产铁后,产量远远超过这个年代的消费需求。

    目前邯郸的高炉总容量已经达到十万立方米,曰产生铁十万吨,曰产钢材三十吨,参与钢铁冶炼、矿产挖掘的人员达到八万人。目前产量也就维持在这个水平,并没有继续增加产量,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盲目增加产量只会造成过剩。

    不过,目前貌似已经造成了过剩,所以屯田所需农具,每一把都是钢制的上等好货,成本竟和铁质农具相差无几!

    为此商行正在加紧筹划铁制商品、钢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尽快把这些过剩的产能消化掉。

    耕牛方面也有些紧,按照五人给一头牛来分配,需要八万头耕牛,好在这两年不仅在大力养马,养牛也未拉下,每个屯都有各自的牛场,唐正泽还建立了三个大型牛场,均一均还是够用的。

    建屯、建堡、水利需要水泥、青砖,窑场的产量显然也跟不上,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此次一百多万流民涌入登州,人手总是不缺的。再则屯地和各堡的防御工事可以推迟一些时间再建,水利方面完全够用了。

    这次大规模的屯田工程,登州知府陈钟盛自然也是要参与的,陈钟盛此人为官还算清廉,当然那只是相对而言,那些灰色收入自然也是有一些,上任登州之后,倒也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赵岩看他较为顺眼,与陈钟盛的时常也有来往,两人关系可谓非常不错,不似莱州知府孙耀光一般与赵岩十分淡漠。

    此次屯田上,陈钟盛配合得十分积极,如此之多的流民在赵岩的组织下在登州屯垦,并且修缮水利、道路,可以想象只需数年,就可使登莱繁茂,他的政绩也能有所提升。

    欣喜的同时,陈钟盛也在为赵岩的财力而惊叹,如此大规模的屯田,恐怕所需资费不下数百万两。

    “他赵岩起家时不过是乡下的一个小小地主之家,短短数年便已练出一支强军,不仅平定了登莱的匪患,还使荒芜的登莱再次繁茂。所谓治国之道,无非是安民、强军,民能安则国能安,军能强则异族不敢犯,其大才实非吾辈能及。若能从他身上学到些本事,将来也能有所作为,已革今时之弊。”陈钟盛心中思虑之后决定今后多与赵岩来往。

    同时陈钟盛还亲自到赵岩新设的各屯视察,仔细留意安置流民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观察下来发现,屯田也没什么太难的地方,赵岩此番大规模屯田的资费,大多都是从黄县屯田所得抽到,无论是农具、种子还是耕牛,皆是自产。

    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他的这种方式屯田,就能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但看似简单,却又困难无比。

    首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