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李羲之的诗(第2/3页)  江湖再造侠从198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令苏芝兰及家人悲痛欲绝的是,一九四三年春季的一天上午,rb特务十几人冲进苏芝兰父母的药店,将正在药店内的李世友c苏芝兰的父母和两个化装成商人的人杀死在店内,并一把火烧了药店。原来,是叛徒出卖了前来取药的两名人。

    苏芝兰在丈夫及父母去世后,强撑着身心交瘁的躯体,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办完丈夫及父母的丧事后,变卖了所有家产,拖家带口回到丈夫的老家河西村。当时只有三十一岁的苏芝兰在含辛茹苦养活四个子女的同时,全心全意照顾李世友年迈的伤心欲绝的父母,从此甘心为丈夫李世友守寡直到终老。

    李羲之自小对奶奶和母亲充满敬重和同情,但他最敬重的还是他从未见过的爷爷李世友。自从父亲李明林跟人私奔后他便开始看不起父亲,越长大便越看不起他。他不恨父亲,只是猜不透他,看不起他。

    李羲之的会写诗作画完全是奶奶苏芝兰自小熏陶c培养c教育的结果。由于苏芝兰一直保持着空闲时间剪纸c作画的爱好和习惯,五岁时李羲之便对奶奶的工笔画极感兴趣,跟着奶奶有样学样,描描画画,还真有那么点意味。奶奶看他确实对作画有兴趣,便开始有意地教他画工笔画,十岁时他的工笔画已有可圈可点之处。

    下面是李羲之在初中三年级时作的两首诗:

    坐牢

    鱼们在水缸里坐牢,寒号鸟

    在冬天里坐牢;狼在荒原里

    坐牢;金丝雀在精致的笼子里

    坐牢;我在高天阔地间坐牢;

    父亲在家和的缝隙里坐牢;

    母亲在父亲过期的眼神里坐牢;

    奶奶在爷爷和父亲间坐牢;

    唯一没有坐牢的,是我的诗歌。

    因为,再没有比它更大的牢房了。

    父亲

    我可以这么形容我的父亲:

    我生命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我童年天幕上的一颗流星

    我是一颗母亲捧给他的种子

    那是母亲放在心窝的位置

    暖了二十年的一颗憧憬

    他随手将我弃于荒野

    转身离去,步态从容

    我不幸生根发芽,造化出一条生命

    母亲的脸平静得像个句号

    我知道她心里满是问号和感叹号

    在奶奶的嘴里,父亲是零除以壹

    我知道在她心里,还是壹除以零

    我盼着自己快快长大

    我不做别人的儿子,我要做自己的父亲

    高中时,李羲之写了“我想飞翔”一诗:

    我想飞翔

    都说是花的年纪,花的心情

    我却从未做过那绽放的梦

    我想我的前生,是一棵无花果树

    没有花期,只有果的宿命

    我的男女同学,正演绎着一种

    我在自己身上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

    听说,那叫青春

    他们意气风发,张扬个性

    我却独享孤独,按捺莫名的骚动

    我将自己混淆了春夏秋冬的小院

    深深锁起

    心留在了里面

    却关不住随波逐流的身子

    在那些明媚灿烂灵秀挺拔间

    我却独显老态龙钟

    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邪恶地快乐

    还是应当真诚地悲伤

    不管病态或者是健康

    我想,我缺少的是歇斯底里

    火一样的疯狂

    学校是一面拾级而上的山坡

    教我由无知爬到迷惘

    我不知道坡的那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