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1/4页)  时空之门16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想觉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是复兴党自己的党员们,也是从1619年到166年用了整整十八年的时间,才对权力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的。

    绝大部分复兴党员,包括像孟离、陈封、唐亚峰这样的复兴党的高级干部们,他们也只不过在嘴上说说复兴党管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对这一说法还是比较不以为然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倒是能够比较明确的认同,权力来源于组织的观点。

    王书辉一直认为人民群众是伟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明朝末年这个环境下,特别是经历了一次“磕头事件”之后,王书辉也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的觉醒需要一个过程。17世纪的人民群众和0世纪、1世纪的人民群众不同,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中华民族最痛苦最绝望的近代,他们还缺乏足够的教育和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王书辉除了在复兴党内部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思想教育之外,还经常抽出时间来到地方上进行考察和调研。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林雨泽在新京特区和组织部门进行完了谈话,接受了新的任命之后,就坐上了从新京特区开往大兴农场的班车,到大兴农场和正在那里调研的王书辉见面去了。

    从新京特区到大兴农场的班车,需要经过北京老城,也就是现在的范阳林场,然后才能达到大兴农场。

    因为两年前的复兴党开始正式生产橡胶轮胎,所以像从新京特区到周边农场和工业城市的这种公路交通也开始兴旺发达了起来。

    比最早的东方红系列更加型化,马力更加强劲,噪音更加的柴油发动机“汽车”,已经开始在北中国的各个地区普及。林雨泽现在坐的这辆班车,就是那种由类似后世的型拖拉机车头牵引客车车厢的公共汽车。

    在166年的中国,这种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非常先进的,但是会让现代人觉得非常的不伦不类的“汽车”,正在北中国的各个地区快速的普及着。

    林雨泽是个“工业党”人。他当然会对于“汽车”这样的东西极为感兴趣了。不过在他看来,作为交通工具的话,还是现在刚刚在新京特区里建立起来的那套有轨电车,更合他的胃口。

    毕竟和有轨电车比较起来,虽然柴油汽车更加方便和灵活,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低,但是用在客运方面,柴油汽车的噪音还是太大了一点儿。

    马上要到察哈尔新区担任领导职务的林雨泽正在车厢里想着怎么才能解决部队在察哈尔地区的后勤供给问题,从而让察哈尔地区的部队也能使用上先进的柴油汽车交通工具呢,他就发现,车窗外的景色突然一变,不再是那种成片的果树和人工速生林了。一片斑驳和破败的巨大建筑群突然从树林中显现了出来。

    紫禁城博物馆是新中国政府给原来的大明王朝的都城遗迹起的新名字。班车上有不少新京特区的大学的学生就是利用周末来紫荆城博物院参观的。所以当他们看到紫禁城博物院这个明显迥异于新中国的新式建筑风格的“旧式”建筑群的时候,发出了一阵年轻人的嘈嚷声。

    很明显,能够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传说”中的旧王朝遗迹中去免费参观各种“奇珍异宝”,让他们变得非常的兴奋。

    林雨泽看到这样的场景,脸上露出了一种年长者对年轻人的宽容的微笑。自己的儿子就在大学里读书的林雨泽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在严苛的大学环境里被压抑了很久的缘故,才会对参观这种落后的建筑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致来。

    林雨泽可是对这个所谓的紫荆城博物院知根知底的。当年林雨泽直接参与了紫禁城的清理工作的。复兴党早就把紫荆城里所有具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搜刮了个干干净净,把所有能够变成钱的东西都封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