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1/4页)  时空之门16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先死容易后死难。【】

    寓意丰富的汉语对相同的话有不同的分析。比如说有些人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死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坚强的活下去,支撑下去却是很艰难的。当然还有些人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作为最终都会死去的人类,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同类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后,死亡造成的巨大心理y影就会一直笼罩在还活着的人。

    作为延续时间悠久的文明体系,成熟而又稳定的中华文明有着明确的道德内核。明确的道德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但是对于共同价值观的普遍性认同还是持续而又稳定的存在着的。

    举个例子来说,叛徒和汉j这种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甚至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知道,做汉j,特别是做那种被外国和外民族的主子所器重的汉j,这是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事情。

    不少人,特别是所谓的精英阶层,包括古代的和现代的,他们在内心深处为了个人的和本集团的利益,都是不惜践踏世间的一切道德的。但是,在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下,他们就是要去做汉j,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了汉j,他们也会努力的去做一些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的事情,在精神上麻醉自己。

    先死容易后死难。像中国这样注重历史资料的总结,对历史的意义有着重大关注的文明,一旦出现了汉j这种人物的话,在史书上就会被明确的记录下来受到后世人的唾骂和批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岸边的秦桧跪像,象征着威严的历史审判。这就导致了,任何人当了汉j,做出了出卖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事情,都要受到良心的折磨。

    后世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形容明末辽东军阀集团的首领祖大寿的,“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在文化压迫和文明阉割肆无忌惮,中华文明倒退到野蛮和蒙昧状态的满清王朝时期,为满清入关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祖大寿被人这样评价,不能不说,祖大寿和他的外甥吴三桂这祖家和吴家的一窝子汉j实在是不得人心。

    作为后世人当然可以吸着香烟,喝着茶水,在茶余饭后的闲谈和讨论中对祖大寿吴三桂等汉j人物做出嘲讽和唾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汉j,在那个时候并不一定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最佳选择。

    没有人不喜欢大权在握,没有人不喜欢在自己掌握的地盘里作威作福。对于王朝末世时期一定会出现的军阀集团的首脑们来说,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自己能够乘势而起,成为像赵匡胤李渊那样夺得新王朝的最高权力的人物的。

    当然了,成为开国帝王这样的事情,即使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农业时代,也是需要完全依靠杰出个人才能敏感的抓住难得一见的机遇才能实现。

    我们不得不说,从历史记录上看,排除封建君主对地方实力派军阀的忌惮而经常对他们进行绥靖这个因素的话,明王朝对于祖大寿算的上是比较恩遇尊崇的。

    按照历史记载,因为祖大寿在辽东并不怎么真实,充满了水分的假冒伪劣的战功,明王朝中央政府给了祖氏家族极大的尊崇。

    随着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市、锦州诸城。连祖大寿的妹夫吴襄和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都是借了他的光才能够在辽东军阀集团中迅速崛起的。

    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明朝崇祯皇帝即位后,还专门发布命令,在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