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2页)  时空之门16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管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又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工作真的是极度的辛苦的。

    当然了,如果是在国家的上升期承担中国的掌舵人这样的工作的话,因为官员们整体比较向上,所以在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比较高明的助理班子的帮助下,这个工作虽然繁重但还不至于让人感到绝望。

    很明显,魏忠贤没有赶上那样的好时候,大明朝的担子被天启皇帝压到他身上的时候,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江河日下的状况了。天启皇帝亲政之初,为了酬赏东林党人为他上位做出的努力,天启帝还是很把一些关键性的岗位和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了他们做的。

    一个能够把木工活干的很好的人,绝对得是个耳清目明头脑灵活的人。天启皇帝痴迷木匠不假,可是他也绝对在两百多年的大明朝的十几个皇帝里,算是个比较聪明的家伙。

    亲政不到一年,他就非常敏感的发现了东林党文官集团绝不是他们标榜的是那种为国为民的忠义人物。他们的一切举动,他们各种各样的作秀,他们各种各样的政治举措和制定的政策,都是围绕着士绅集团的利益进行的。

    天启皇帝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做零和博弈。可是天启皇帝出于一个封建帝王的本能,虽然很年轻,却很能理解他的祖先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两个杰出人物的治国之道。对他来说,治理国家无非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兵。而这两者之间,钱比兵更重要。毕竟,对于他这个帝王来说,有了钱就会有足够的兵。

    在天启皇帝看来,天下的钱就那么多,皇帝得的多,士绅得的就少。士绅得的多了,皇帝得的就少。

    当天启皇帝敏锐的发现东林党人口口声声的“圣主明君”,“圣人之道”的背后,是士绅集团对属于自己的国家财政收入的掠夺之后,他很决绝的祭起了他的两位杰出祖先(嘉靖和万历)的法宝,“宦官”。他立即就把痴迷权柄的魏忠贤推上了前台。用他打击那些成天劝解他“不与民争利”,骨子里却是只有家族私利的文官集团。

    如果明朝也有络,如果明朝的络里也有某乎,如果明朝的那些大权在握的太监们也上的话,刘瑾、冯保、魏忠贤之类的络用户,可能也会在某乎里进行这样的提问:“当一个黑锅专业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是的,明代的大太监们看起来似乎权力极大。但是明代的所有太监,无论是从下西洋的郑和还是到陪着崇祯吊死煤山的王承恩,凡是在大明朝的政治场里呼风唤雨的大太监们心里都是有苦自知的。

    别看他们在人前似乎威风凛凛,不少别有用心或者不明真相的家伙,还给他们起了不少什么“立皇帝”、“九千岁”之类好听的诨号。可是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必须是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于,他们自己说的不少话做的不少事,就根本就皇帝本人直接或者间接授意的。

    如果在大明朝也能看到《大话西游》的话,他们很可能就会觉得那个“送死你去,黑锅我背。”的《lyyu》是他们人生的主题曲。只是歌词要改成“送死你去,黑锅你也背。”

    比如说现在正在掌握着大明朝这艘已经开始漏水的巨舰的舵的魏忠贤,他就经常会在无人处进行“自己的命可真不好”,“当初自己为什么对于权柄那么积极”之类的祥林嫂式的嘟囔。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各地灾荒不断,各地动荡不安不说了。东北有东虏闹事,西南有土司作乱,东南又有海盗和红毛夷人捣乱。魏忠贤可谓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在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不怎么好用,还经常反咬一口的狗腿子的帮衬下,勉勉强强的才能把国事支撑起来。

    魏忠贤虽然是流氓无赖的出身,性情中有不少好张扬,爱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