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1/3页)  时空之门16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间有一句老话,说的是“看孩子和种地,大家一般都会选择种地。:し因为看孩子比种地更加困难,更加辛苦。”

    对于王书辉来说,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和经济工作。这三项工作中,虽然没有一个工作是他有经验的。但是,让他选择的话,他更愿意做经济工作和军事工作。他认为,政治工作是最难做的。

    当然,这里的难和不难,都是相对的。从总体上而言,对于王书辉,这三项工作都不好做。

    可是,就王书辉目前的能力来说,让他带领着复兴军打仗,虽然他自己不拿手,但是因为复兴军和这个时代的军队,有着全方位的代差的原因,他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就经济工作来说,因为有着时空门的帮助,初步建立起来的近代工业基地,不断的生产出来的成本低廉的产品,让王书辉做起经济工作来也比较的容易。

    唯独就是政治工作,他觉得是千难万难的。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王书辉来说,在这个时代里,在意识形态领域上,他绝对是理论水平最高的。但是,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搞政治理论研究,面对的是书本,搞政治实践工作,面对的是人。而做人的工作,王书辉真的不擅长。

    现在,原本王书辉没放在心上,复兴会大部分人都视为大敌的詹家寨和荆州卫联军,极具喜剧意味的被一个基地村的民兵击溃了。放在王书辉面前的首要问题,就不是军事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了。

    对内,王书辉需要抓住机会,一方面利用溃兵溃匪给周边村镇带来的兵灾,给复兴会上下,上一堂现实的教育课程。另一方面,他还要趁着部队进入各遭灾村镇救灾的机会,扩大复兴会的控制范围。对外,王书辉则需应对,可能因为荆州卫指挥使苗伟常和锦衣卫荆州千户所千户包慧赞的死亡,随之而来的复杂局面。

    所以,王书辉即将需要面对的,无论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问题,都是政治上的问题。

    在自己的营帐中思考着即将面临的问题,王书辉就觉得有些头疼。自己和自己的那些学生一样,都缺乏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

    不过,王书辉从伟大领袖身上学会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叫做“以我为主”(字面意义)。也就是说,在面临复杂局面的时候,把精力放到自己的事情上面。只要把自己的事情解决好了,把自己的工作理顺清楚了,把自己的实力实实在在的壮大了。外部的环境再怎么复杂,那也是“敌人围困万千冲,我自岿然不动”的情况。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王书辉立即签署了一份命令。在命令中,他要求复兴会常委会抽调人员和物资,立即为即将开展的救灾活动进行准备。写完的命令之后,王书辉把文件放到一个不锈钢细桶中,交传令兵。很快,传令兵骑着马,在两个骑兵的护送下,离开了袁家畈复兴军第一营的驻地。

    看着三个人兢兢业业、斜斜歪歪的骑着马离开营地。王书辉的嘴角直抽抽。他心里不禁产生了“什么时候才能把自行车生产出来啊”的想法。要知道,骑马传信,可是在古代社会里唯一的快速通讯方式了。什么“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可不是用飞机火车送信的。那完全就是靠着四条腿的动物往死里跑。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骑马可是一项专门技术。不是说,随便叫个人,交个他一匹马,他骑上就能跑了的。怎么骑在马上不掉下来,怎么控制马,怎么控制马的速度,这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至于怎么在马上挥舞兵器杀伤敌人,怎么当个骑兵,那就是更加专业,更有难度的事情了。

    目前,复兴军里只有几个会骑马的人。但是,这些或者在卫所里骑过马,或者在商队里当过伙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