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3页)  时空之门16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独有偶这个成语很有意思。apa像一切成语一样,无独有偶这个成语,也是中国人通过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得出的一个结论。成语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极为广泛,正好说明了成语是一种对客观规律的总结。

    不识字的原枝江县混混韩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知道这个成语。不过,现在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目前的处境,刚好和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符合。

    就像他是混混群里一个凑数的存在一样。一个长得膀大腰圆,却比韩寿还要一岁的农夫,今年只有十一岁,却身高一米七多的黄瑞福,也是农夫群里面一个凑数的。现在,这两个家伙被分到一个劳动组里。

    韩寿是个孤儿。说起来挺奇怪的,也不知道是他的父母,还是什么其他的人,反正这人是挺缺心眼的。他没有把刚出生的韩寿,送到什么养济院之类的明王朝福利机构,也没把他送到哪个殷实人家,或者大户人家的门口。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刚出生不久的韩寿被放到一家技院门口。一个年老色衰的技女,收养了婴儿韩寿。

    这个花名韩雨菲的善心老技女,把韩寿抚养到九岁的时候,因为在一次生意中,院子里缺少人手,她被迫顶了上去,结果她被嫖客重殴致死。

    养母的惨死,不仅对韩寿产生了巨大心理伤害,更使他没有了容身之处。九岁的韩寿只得流落街头,靠偷抢蒙骗为生。因为手脚灵活,业务水平远超同济,去年的时候,他被吸纳进枝江县最大的黑社会团伙斧头帮。

    原想着自己是咸鱼翻身的韩寿朋友,还没等在枝江县地面上开始抖威风呢,就被裹挟着参加了,前不久的,对江北村码头仓库的攻击行动。幸亏他福大命大,保了一条命下来,成了斧头帮现在唯一的成员了。

    黄瑞福的经历则和韩寿截然不同。黄瑞福父母双全不说,还有一个老祖母在世。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黄瑞福家是枝江县为数不多的自耕农家庭,家里有五亩地,勉强能够维持生活。

    可是,黄瑞福不知道是基因突变了,还是怎么回事。他一点也不像自己干枯瘦弱的父母,不仅身材高大,食量更是惊人。以致于他的父母,为了能养活黄瑞福的祖母和弟弟妹妹们,在他只有十岁,身高却已经有一米六五的时候,把他卖到了枝江马家。从此,黄瑞福就成了枝江马家的一个农奴。

    黄瑞福在马家的生活并不比在自己家更好。甚至是生活的更差了。他每天只有两个红薯做口粮,干的活,却比在家里更多更苦。因为年纪,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他经常被马家的狗腿子打骂。在前不久,马松华组织人手,第二次攻击江北村码头仓库的时候,他被选了出来。

    别人都有红薯饭吃,唯独他什么也没捞着。他还憋着一肚子的委屈呢,就被俘虏了。

    黄瑞福在王府镇是个名人。连王书辉都知道,俘虏里面有个只有十一岁的黄瑞福。

    大营在俘虏了第二批俘虏之后,因为俘虏人数较多,就对俘虏进行了集中管理。当时,家丁营按照《俘虏处理程序手册》,先对俘虏们进行了简单的分组,每十个人一组,把俘虏分成了四组。之后,简单整队,开始发饭。黄瑞福就是这个时候出名的。

    别人可能会觉得,追着人打的大营家丁们会比较累,而跪地求饶的俘虏们会比较轻松。但是,实际上,俘虏们是走了四五里路的“劳师远征”,家丁们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以逸待劳”。所以,参战的那几十个家丁,除了因为初上战场的紧张而出了些热汗之外,还真没消耗什么体力。反倒是跑了几里路,严重缺乏营养的俘虏们,早就饿的头昏眼花了。

    就在黄瑞福觉得自己快饿晕的时候,家丁们给在棍棒教育下,已经知道排队,知道遵守纪律的俘虏开始发饭。他们先是每人领到一个不锈钢盆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