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天选之人(第1/4页)  神州遗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远在九州之地的赵国邯郸,有秦国质子嬴政。

    其父嬴楚年少曾在赵国做人质,嬴政五岁时,嬴楚回秦登基,留下他和母亲赵氏在邯郸。嬴楚本非太子,但皇后芈月无子嗣,商人吕不韦认为嬴楚奇货可居,便极力劝说芈月立嬴楚为太子。而嬴楚本名异人,因芈月乃是楚人,才改名为楚。

    嬴政在邯郸的生活起居由侍女姜程氏照料,姜程氏有一个和嬴政同龄的女儿姜淑一。姜程氏是燕国人,是嬴楚还在燕国做人质时的侍女,后随他一同入赵。

    客居他国多年,除了同为异乡人的淑一,只有赵人李牧与嬴政交心。他与李牧同在儒者荀况门下,李牧虽为赵人,却从不对他冷眼。李牧出生将门,为人耿直不屈,当那些王公贵族的学生取笑嬴政时,只有他敢当面呵斥他们。嬴政说:“秦赵乃是世仇,否则今日我也不必质子于此。”李牧说:“正因为如此,我才对你推心置腹,希望有朝一日,世间再无纷争。”嬴政说:“若我能回咸阳,定向父王举荐你为将。”李牧笑着拒绝。

    一日晚间,嬴政正挑灯夜读。淑一为他斟了一杯热茶,放在手边,说道:“政哥哥,现在亥时已过,该就寝了。”他放下典籍,问道:“淑一,你可知仲尼韦编三绝是为何事?”淑一不假思索,答道:“莫不是为了《易》?”他接着问:“你可知‘易’字该如何写?”淑一俏皮地说:“这可难不倒我。”说罢便在纸上写下。他看了一眼,随后揶揄道:“这可不是易字。”淑一一笑,说:“政哥哥,你不懂燕文,燕文中易字就是如此。”他正欲说话,突然听见姜程氏在门外叫唤淑一。淑一压低了声音道:“政哥哥,我先离去,你也早些歇息。”

    淑一走后,嬴政轻轻推开窗户,听见姜程氏正呵斥淑一不懂规矩,想必她在门外已久。淑一与他青梅竹马,自小便叫他政哥哥,直到如今豆蔻之年,姜程氏开始教她主仆之宜。只听姜程氏说:“公子乃是王储,往后切不可再称‘哥哥’。”淑一“哦”了一声,却并不在意,趁姜程氏不备,回过头,朝窗后的嬴政做个鬼脸,脸上笑靥绽开,如夏荷迎风。嬴政冲她一笑,轻轻合上了窗。

    逝者如斯,自嬴楚回秦已有十年。嬴政似乎就快习惯了在邯郸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吕不韦的出现。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在列国经商,如今投靠秦国。他对嬴政说:“庄王欲命白起将军攻赵,战事一起,赵王必定会杀公子泄愤,故臣特意前来接公子回秦。”原来此时秦赵交恶,白起已命副将王龁屯兵赵国边境,随时准备发兵。吕不韦知道赵王不会轻易放人,故以经商之名打点了上下官员,以放松赵王警惕,并与嬴政约定七日后午时在城外相见。

    第二天下午,嬴政在书房对着典籍心不在焉,转过头看见淑一正整理书册。鼓起勇气问道:“不久我就要回秦,你可愿随我同去。”淑一不假思索道:“政哥哥既要回秦,我自当一同前去服侍。”他想了想,说:“若我登基为王,你可愿做我的王妃?”淑一停下了手中的事,过了片刻,说:“政哥哥,你让我考虑一番。”我本以为她会立马应允,只好点点头,不再说话。

    第六天,吕不韦前来商议,让嬴政母子与姜程氏母女分开行动,不要携带任何行李,以免赵人起疑。

    第七天,像往常一样用过早膳,嬴政便与母亲动身出城。城门虽同平日一样畅行无阻,但难免有些提心吊胆。出城不久,远远瞧见有追兵前来,想必赵王已经察觉,嬴政与母亲只好加快脚步。午时将近,眼见追兵临近,城外仍不见吕不韦,嬴政与母亲只好躲进附近的树林,藏于杂草丛中。惊魂甫定,便隐约听见了追兵的脚步声。追兵在林内分散开来搜寻,其中一个士兵手执长矛拨弄草丛,嬴政与母亲屏住呼吸,但听见杂草摇晃的沙沙声愈发清晰。母亲意识到危险临近,她让嬴政呆着别动,嬴政正欲阻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