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父亲不过父亲节(第1/2页)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父亲没有收过花。

    去年秋天手术两年后,他从农村老家到我读书的城市来复查身体。

    我看到门口花店的花,开的安静又好看,就拉着他的手说:“给你买一束吧!”

    他头摇的像拨浪鼓,批评我越来越不懂节约了:“别浪费钱买那些没用的东西。”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我的心特别的酸,爸爸说他想看一下电影,但是又害怕费钱,所以只能在手机上看一下。

    我就偷偷订了电影票,谎称有人送的免费拉着他去看电影。

    他有些紧张地坐在偌大时尚的电影院里,把一双又黑又大的手端端正正的放到膝盖上。就像当年为了我读书,他去城里远方亲戚家求情那样拘谨。

    那一刻,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村口的空场地,他搬着小板凳,带着我所以又欢喜地看露天电影的情景。

    十几年了,一晃而过。

    那时候他的头发还没有白这么多,脸上的皱纹也没有这么深,后背不像今天这么坨,而幼小的,我以为他从来不会生病,永远不会老。

    我的父亲极少过生日,去年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给他买了一件衣服,提着一个大蛋糕回家看他。

    饭做好后,我们把蜡烛点上,第一次给他唱生日祝福歌。他一开始很不自然,听着就躲到卧室里偷偷抹眼泪。

    蛋糕切好后,他自己舍不得吃,因为小盘子分装成五六份,让母亲端给那些体弱又多病又极少过生日的老邻居。

    物质匮乏的年代,馋嘴的我们兄妹三人为此多次抱怨:“咱爸真是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咱家改善了生活。”

    直到多年后,我也如他那样乐于把自己珍贵而质朴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分享给身边人的时候,才懂得他教会了我什么?

    我的父亲没有怎么读过书。

    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从来没有给我们讲过童话故事最拿手的歌曲永远是《东方红》。

    贫穷的境遇和捣蛋的我们,粗粝的生活和事件的凉薄,曾让他焦虑又绝望。

    小时候,因为听不懂数学课,我一度厌学。

    由年秋收后,他在院子里扒玉米,我哼哼唧唧的不愿做作业,提出辍学的想法。

    一开始,他不答应,我一遍遍重复这个决定时,他拿起一个壮实饱满的玉米棒向我砸来。

    孕棒精准无误的砸到我坐的小板凳上,溅起一地金黄的米粒,就像他洒落一地渺茫的希望。

    那是他唯一一次打我

    此后,我的成绩渐渐好了起来。

    他常用架子车拉一袋或两袋小麦步行十里路,走到我初中的学校食堂,换成一塔粮票和饭钱,站在教室外的老树下,一直等到我下课。

    也经常骑着那辆哐哐作响自行车,在秋叶满地的午后,和初雪降临的清晨,带着母亲给我腌制的辣椒酱和芝麻盐,还有他卖了粮食后给我买的新衣裳,站在校门口等我。自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读书是我的出路,也是他的梦想。

    他对我沉默的爱,胜过这世间所有的儿女情长。

    我的父亲不爱说话,自我记事起,他总是在田间地头忙,在猪圈鸡圈忙,在河里地里忙,在灯下月光忙?

    此后多年,我读中学,读高中,他在家乡总是操劳。那些年,我和他说过的话还没有和陌生人说的多。

    这些年,我们最长的一次相处尽是三年前他患上重病,我哭着把他接到我读书的城市治疗,手术后的某天下午,她从睡梦中醒来,看见我坐在他的床边,眼睛红红的说:“你们小时候,家里日子苦,我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怎么关心你们,你长这么大,也一定偷偷吃了不少苦,即便你不说我心里也是知道的”

    说着,说着,大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