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定心丸(第1/5页)  大明天子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亨走了,随行的除了他的家眷之外,还有一万生产建设兵团。他去了辽东,以中将军的军衔高职低配,领总兵的职务。

    总兵是旧的说法,现在领一万人的军事主官是师长职务。

    换成没有军改前的大明武官官职的话的确是总兵。

    旧军武官官制主要分为总兵、副将、参将、守备、千总、把总。如果一定要类比,个人觉得总兵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级首长,总兵是指挥明朝最大规模的单一部队的官职了,如果要打仗,就是派一个总指挥督师率领几个总兵。当时的军队的规模和一个总兵所管辖的军队编制人数又有很大区别,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都是视情况而定,因此不宜用所辖士兵人数来与今天对照。

    如果从行政级别来说,总兵大多是正二品,与六部侍郎同级别,也就是副部级,现在我军军级干部级别与政府副高官干部相同,也可以说,明代的总兵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长。我军以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中将作为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所以个人觉得明朝的总兵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少将,高一点的总兵相当于中将。

    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新军军衔是朱祁钰参照后世的中外军队改编而来的,会有一些变动,在这里,总兵和新军少将军衔相同。

    少将和少将也是不一样的。

    镇少将和镇守军少将级别相同,待遇自然是镇更高一些。生产建设兵团一万人等同镇和镇守军的一个师,师长自然是少将,但是这个少将不要说和镇少将比,就是和镇守军的一师之长都没法比,待遇也就和镇守军旅团一级的主官待遇差不多。

    以石亨的身份的确是屈才了。即便是因为石彪以及宠妾的原因也不至于如此。一切还是因为在土木堡之变时石亨的逃兵行为有关。加之朱祁钰了解历史,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夺门之变,其中石亨就是极为关键关键的人物。

    朱祁钰虽然不会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将石亨给记恨上了,他也不认为以他如今的情况还会发生历史上的一幕,不过小心无大错。眼看着朱祁镇就快回来了,留着石亨在京,多少还是会让朱祁钰有些分心的。

    所以,索性,趁着这件事,将其调离京师,弄到辽东去开荒种地倒也不错。

    石亨自然很憋屈的,堂堂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领着一群三等兵痞去种地,可想而知那种憋屈愤懑有多深了。

    可是他没有丝毫办法。这也比现在就乞骸骨,告老还乡要好。不过,这也和养老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的石亨经过多番打压,他早已没有了雄心壮志,或者说不敢再有丝毫逾越的动作了。

    现在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兵部尚书被撤职,本来安排代替者继任兵部尚书一职的任务应该是政事堂大佬们决定的。不过朱祁钰既然有了决断,没有裁撤掉兵部,而是准备将其主要功能转换一下,向着后世的国防部靠近,自然就没有让政事堂插手。

    不但如此,整个兵部所有旧制人员全部大换血,进行了一轮换。

    兵部内部机构也大部分都被裁撤,增添了许多辅助类的部门,职位也由原来的文官正二品尚书职改为了中将军领衔的军队武将职。

    职位还是兵部尚书,只不过是人员任命和只能有所不同了而已。

    兵部大换血,大调整之后,朱祁钰亲自任命保定伯梁珤为新一任兵部尚书,并让其尽快恢复兵部运作,兵部调整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是所有勋贵都是饭桶,能被朱祁钰任命为兵部尚书,即便是如今这个兵部尚书的权利比之以前缩小了很多,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贵州苗人叛乱,这位可是出过大力。名门之后,战功彪炳,军事素养也不错,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