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隐忧(第1/2页)  南宋武财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与莒和史宅之两人在院子里和那些家丁武师交代后,各自之带着一个小厮又从后门走了,看着两人急匆匆的样子,高道乾十分不以为然。依着他的性子,原本还是要赶回余杭门外的家中休息的,可又一想,这下面院子里可是放着史弥远和沂王府的钱款,虽然即便丢失他也赔得起,可这毕竟是这次赈灾的善款,也就是公款了,在他这里没了,怎么着也是不好说,就是这样,才打消了回家过夜的念头。

    此时天已擦黑,董歆上来有些事情商议,高道乾交代完好,又安排董歆着人去街上多买些卤肉和酒水还有炊饼,预备着给院子里这些家丁武师夜间吃食。见有两个小厮提着纱灯上来,高道乾接过,吩咐小厮再去取一壶竹叶青来,这才回到小亭里,把纱灯挂在柱上,重又坐下。

    按耐得翁自己的说法,他平生有三个喜好,一是爱琴,二是喜酒,三是不喜拘束。虽然第三点高道乾还难究真假,可这前两件倒是明明见到的。耐得翁喜酒,而且还很有酒量,单说这竹叶青,是此时第一高度酒,足有五十度左右,耐得翁除了第一次喝得微醺,其后再没有过,倒是把高道乾喝得多酒过。

    耐得翁一边小口慢慢品着酒,一边看着高道乾。直到高道乾自嘲地笑着说起来,耐得翁才收回目光。

    “只是几句不相干人说的零散言语而已,哪里就会有人明火持杖打杀过来。”

    “我倒认为,这样的事情未必不会就有。”耐得翁放下酒杯,捋着鄂下舒朗的几缕长须慢声说道。

    “你是说。。。。。。太子?”高道乾有些不相信地问道,“只是因为我赈济灾民,抢了太子的差使,他就要打打杀杀?”

    “不,这样的事情太子是不会做的。”

    耐得翁见高道乾依旧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盯视着高道乾轻声说了起来。

    “大郎,你想一想,你和崔久是否有瓜葛?”

    “没有。”不要说崔久,就是春风楼他都还没去过,这一点高道乾记得可是很清楚。

    “这就是了。”

    “你想,你和崔久从无纠葛,他为什么要和江湖人物提起你这书局?还有,这崔久虽不是春风楼的东主,却因崔家家主过早离世,家中暂无人有能力经营生意,便委托这崔久全权负责崔家在临安事物,自己一家都搬回淮南东路。这崔久经营上虽无多大建树,可交游广阔,不仅三教九流都有,就是黑白两道也都有交情,还听说和江北许多商家也有往来,崔家的生意也不只是这春风楼,还开着米店c质库c绸缎庄c引铺等许多生意。”

    质库就是后世的当铺,能开当铺的,多少都要有些黑道关系,甚至有些赃物就是经过当铺洗白的,这些事情高道乾倒是清楚的。

    耐得翁不喜拘束,性情也淡漠,但却思虑周密,是个极聪慧的人,这一点高道乾从这些时日的交往中早已晓得。耐得翁多年隐隐在北瓦闹市,那里各色人物都有,又是个消息灵通之处,耐得翁也因此对这临安大小事情都是耳熟能详,他的话,高道乾倒是不能不重视。

    “大郎。”

    “你再想,你既然和那崔久从无纠葛,他为何要和江湖人物提起你这书局?他自家就开着酒楼,为何要和别人在外面街边和贩夫走卒聚在一处吃酒?还有灾民。。。。。。孟珙。。。。。。书局。。。。。。活字。。。。。。粮食这些断断续续的话,你把他连在一起再想一想。”

    见高道乾思索起来,耐得翁又轻声说道:“赈济灾民,需要粮食,孟珙的忠顺军就在前线,每日里都可能和金人打生打死的,他们的粮食更不能短缺了。忠顺军有两三万人,人吃马嚼每日不会低于六百石,新粮下来最少也要二十日才能送到他们那里,这一算就是四十几天,总算下来没有三万石断不可为。而要赈济泉州府,就算是每人每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