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权相送钱(第1/3页)  南宋武财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萃书局如今要比往日热闹得多,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都有,有书生文士,也有短衣打扮的下人、小厮,甚至还有穿着公服的差役和军汉,虽然这些人衣着打扮不同,可是这些人来此却是都是差不多的目的,都是来买书籍的,或者是错过了今日散纸售卖的时机,或者是亲自过来,或者是安排部下,家人赶着来书局购买的。这样的情景最近几个月来,几乎是天天如此。

    这里许多书生买到书籍或者散纸走出来,见到高道乾都和他打着招呼,从云娘的小酒馆到文萃书局只有几十步远近,这一路走来,手中提着包着烤鸭的油纸包的高道乾,竟是频频和人热情地点头问候。

    文萃书局这几个月生意火爆,要增加印刷作坊,又要添置人手,就是放置纸张、墨料的仓库都显得有些拥挤,原有的书局里面的地方早已不堪容纳,正赶上翰墨坊里一些不堪重负的书斋倒闭,高道乾也就顺势把书局左右两家关张的书斋给兑了过来。如今原先书局的店面已经搬到左手边的店铺里,在那里售卖书籍和散纸,原有的书局店面,被改作书局新雇来的几个文士们接收、编辑稿件的地方。而右手边的店面,此时却是上着锁,因为高道乾还没想清楚要做何用,此时只好先闲置着。不过,三处地方后院却都是有角门相勾连的。

    高道乾走进书局,原有的书案、台架都被移走,迎门一张大书案,书案前后各摆了一张椅子,书案后面那张椅子上坐着一个书局的伙计,这是接待一般来投递稿件的地方,再后面还有一张书案,那是平素董歆办公的位置,右手边较大的空间里放置着十几张大书案,只是暂时只有五张书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这几张书案后正有几个三四十岁年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在那里伏案工作。这些人都是屡试不第早已放弃科考进取的文士,家境又都不是很富裕的,甚至才学也都不是很出众的,不过高道乾也只能将就着用,因为有些才学的文士,或者家境较好的,是不会有人来他这里做这些事情的。这几人虽然才学并不出众,可有高道乾一月几十贯的月例钱,做起事来到都很卖力,高道乾进来时,也没人发现他,有的在审核稿件,有的在校对清样,都忙得不亦乐乎。

    这几处地方都是用半人高的木质板墙做隔断,很有些后世集中办公的意味。

    在董歆的书案后没见到人,高道乾只是示意那个坐在门前书案后的伙计不要声张,自己顺着过道直奔后面,只是刚走了一半,董歆急匆匆推门出来,想是知道高道乾这个时候要来,出来寻他的。

    董歆见到高道乾一副又惊又喜的模样,一把拉住有些不明所以的高道乾,拽到他在屋角书案的座位上坐了,这才压低声音附在高道乾耳边说起话来。只是刚听了几句,高道乾就有些惊疑不定。

    “什么?赵与莒和史宅之都在后面?”

    “他们什么时候到的?”

    “到了有一个时辰了,怕惹人注意,都是从后面胡同里进来的。”

    “那你再说一遍,他们都带了多少钱?”

    “史宅之带来三千贯,赵与莒带来二千五百贯,都是用箱子装着,还都各自带来十多个护院武师一类的人,都带着刀剑。”

    三千贯就相当于后世差不多三百万,赵与莒与史宅之带来这么大笔巨款是何用意?看着两人也不似江洋大盗一类人物,莫非这两人都是家境豪富?可即便是这样,他们带着这么大笔钱款来书局又是为何?

    高道乾思虑半晌不得其解:“你没问他们,带这么大笔钱财是来做什么?”

    “倒是问了,只是他们不说。”

    “哦,对了。”

    董歆忽然想起什么:“午时后,新任京湖制置司忠顺军指挥使孟珙派人送来一千贯,说是交你赈济灾民的,还有一封给你的信。”

    董歆一边说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