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巡岛(上)(第1/2页)  大宋琴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凤凰三年九月,岛上翻天覆地,一片繁忙景象。金人对这个小岛根本没什么兴趣,南方小朝廷从扬州逃到越州,从越州逃到临安,从临安逃到海上,跟金军玩起了“捉迷藏”,谁也没功夫管凤凰岛这档子事。

    岛上大搞建设,张驰和杨轲骑着马天天巡岛,目前最关键的是造船,在燕子岩山脚,周志请来了一批师傅,运来了木材,正在准备按图施工。

    张驰对木船图纸很有兴趣,虽然他没有造过船,但后世的船只又大又先进,他是有深刻印象的,机器船之类,当然造不出,他不懂机器制作,他只是一个音乐生,但是,他懂风帆。

    他拿起图纸一看,所有的设计都是单帆。他叫来师傅道:“大船应该设计成双帆和多帆,海上风大,风特别大时,就升单帆,风小时,就升多帆。”

    师傅虽然一时还难以理解这其中的关系,但周志告诉他们,这是都主。

    周志是他们的老板,都主是周志的老板。不听都主的,这工钱就不能到手。于是,师傅就仔细地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风大时,升多帆,船就会吹翻,但风小时,升多帆,风力就足。这确是个好主意。

    师傅搞明白后,点头不迭:“都主真是神仙,我们造了几十年船,也没想到的事,都主想到了。”

    张驰对师傅的恭维没有多少兴趣,拿着图纸还在仔细端详,他又发现了这种船落后的地方,对师傅说:“船头太方了。要改成尖角船头。”

    这让师傅为难了,改成尖角船头,船就不平衡了,一个浪打来,船就会翻。这时,师傅就坚持自己的意见,毕竟造出的船翻了,这可是让别人笑话的手艺,以后就不要造了。这饭碗等于丢了。

    张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所见过的船只,船头都是尖尖的,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干脆叫人取了纸笔来,画成现代大船的模样:船头底部如犁,往上呈弧形,徐徐张开,船头上面就宽了。

    师傅要懂不懂,这样能行?

    杨轲也觉得奇怪,周志也一脸懵懂。

    张驰说:“可以减少阻力,船行得更快,是吗?”

    杨轲c周志,还有那几个师傅对这点倒是理解,连连点头,就是觉得这样重心不稳,怕翻。

    张驰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说:“先造一只小船,试试再造大船。”

    都主表了态,造出来翻了,也不关师傅们的事。所以那几个师傅点头不迭。

    张驰要的不是一船的船,是又快又稳,比别人先进的船。海上快一倍,运货就抢时间,打仗可占先机。

    “你们好好琢磨琢磨,我说的绝对不会错。”张驰相信这样造出来的船一定是海上蛟龙,但这班人畏脚畏脚,便道:“加班加班,二十天内造出一只这样小船,试船时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再修改。即使造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们。”

    有了这句话,师傅们如释负重。

    从来没有这样的东家,说可以让他们拿材料来搞实验的,所以,千百年来,他们就只会造一种船。既然东家这么慷慨,师傅们也不会乱造,毕竟他们个个都有几十年造船的经验。

    当下拿来图纸,按照都主的意思,不断修改,不断计算,船头虽然是尖的,重量减少了,可以把多帆往前移,还可以加重铁锚的重量。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杨轲虽然有些担心,但都主一向办事稳妥,也只好等小船造出来再说,于是,骑着马跟上张驰,往下一处地方去巡视。

    张驰和杨轲来到了北火镇,要说是镇,目前还只是搭建了一些工棚,也有房子正在开工,刘江引他们到了工地,介绍了设计师。设计师下巴一撮小胡子,上唇八字须。拱手道:“在下胡一混参见二位都主。”

    刘江道:“一混师傅是位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