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借住相府(第1/3页)  妆个相公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裴娜从轿门出来就看见了这座大院子,这是她到古代后看过的最大的院子。门口牌匾写着“泽园”二字。大门进去,豁然开朗,内里并不富丽堂皇,却自有一股逼人的贵气。“轩儿,回来了?刚听底下丫头们传话,娘还不相信,这回我的轩儿怎么这么快就回来。”迎面走来一位风韵十足的夫人,穿的翠色长袄,罩了件明黄纱衣,没有过多装饰,却有主母的威严。听称呼,应该是范子轩的娘亲了。既然到朋友家做客,那就要客气些了,“阿姨好!”虽然听不懂这个称谓,但对面的“阿姨”知道这句问候是冲着自己的。“轩儿,她是?”探寻地打量着裴娜,谭木芸问道。听到贵妇人的问话,裴娜方才反应过来,古代应该没有“阿姨”这个称呼,可一时又想不起古代与“阿姨”相对应的称呼应该是什么,只能朝谭木芸尴尬地笑。“娘,她是裴娜,我的朋友。初来离国,要在我们府里住段时间。”范子轩恭敬回道。谭木芸看着眼前的姑娘,说不上讨厌,倒有几分亲近感。凭着几十年的阅历和对儿子的信任,她直觉这个双眼澄澈的姑娘是个剔透的人。“娜娜,这是我娘,你可以唤她芸姨。”“哦哦,芸姨好,我是裴娜,那个,我初来乍到的也没找着落脚的地方,这几天要暂住您家里了,叨扰叨扰了。”说完还认认真真做了个揖。裴娜一番客气正经话却把谭木芸逗笑了:“轩儿,这姑娘挺有趣。”这样的评语,该怎么理解,是赞美还是嘲讽,裴娜刷红了脸,只想找个坑把自己埋起来。哎,古人的话语系统太复杂。走上前,谭木芸牵起裴娜一双手:“娜娜,芸姨年轻时是风里来火里去,刀子口下生活的人,那些太文气的客套话我不爱听,也不适合从你口中说出来。你看你憋这半段话,说的舌头都要打结了。文绉绉的客套话只适合轩儿。以后,你就别跟芸姨客气,在这住下,芸姨我多个贴心小棉袄。”娘亲开怀的笑声也感染了范子轩,一向不喜形于色的范丞相也很好心情地调侃道:“娘亲莫不是有了棉袄就弃旧衣?孩儿可是会心痛的。”“臭小子,以后你少出门仍旧是为娘的新衣。”“好好好,都听您的。娘亲你快派人收拾个房间给娜娜住下。”揽过肩,范子轩将她二人带至内堂。

    “哇塞,这就是古代小姐的闺房?太奢靡了吧。”刚才住进来后,裴娜就一直在惊叹。加上刚刚从下人们口中听到的消息,裴娜顿时觉得自己到古代来是享福的。泽园虽然以“园”字命名,却是由六个园子合成,分别以不同的“轩”命名,各有特色。范子轩的冠泽轩最清净,四周围上竹林,与外界形成天然屏障,只要里面的人愿意,可以形成与世无争的别院。谭木芸的翠馨轩最温暖,四季植花,听说都是芸姨亲自种植。谭木芸把裴娜安排在离他俩园子都很近的紫悦轩,轩前刻了两句诗在石门两侧:紫阳山色好,悦人人不老。据说这园子是芸姨给自己的女儿准备的。没想到将军战死,谭木芸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忧思过度,腹中胎儿六月早产,无法养活,是个女儿。当初建造的时候夫妻俩把对女儿的美好祝福都寄托在了这园子中。惟有这园子有座假山,山上还有“盈盈亭”,能看到日出也能看到日落,望尽离国山色。他们希望女儿每日沐浴在阳光中,每日每日如日月般照亮自己,照亮他人。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世事如何变故,她能如日月般恒常,喜乐常在。回头想想,怪不得芸姨要称自己为贴心小棉袄,应该是想起她那没来得及享受人间滋味的女儿了。叹口气,裴娜又继续打量起紫悦轩。

    桌上摆着香炉,袅袅生烟,桂香满室,沁人心脾。这种香炉,裴娜在现代的古董店看到过,每回只能在橱窗外看看。不是非要据为己有,只是对美的一种欣赏。那时就很佩服古人的心细,古人的耐心,小小的香炉,竟能制作出一番天地来。凑近看,裴娜发现这个桂花香炉由整块的白玉制成,玉身通透无杂质,双耳被雕成桂枝的样子,炉身上也有精美的桂花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