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托家寄孤,忧民疾苦(第1/2页)  天下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应正想着这小县令还是蛮上道的,一打眼却发现甘平直直的走过那酒肆,施施然在一面摊旁坐下。

    “薛嫂,两碗牛杂面,一碗牛腩面。”,听见甘平这抑扬顿挫的吆喝,那叫做薛嫂的妇人也不言语只是嗤笑。

    “大人莫不是在与小人开玩笑?如果不是商议民生赋税之事,下官可就走了?”,陈应的脸沉了下来,就如同薛嫂手中面上的牛腩颜色一般。

    “听闻前任下邳太守陈表为官闲散无所为,手下各督邮汇报观察事宜从无章制,不知陈大人你们是什么关系啊?”,甘平已经吃起牛杂面来,很显然另一碗牛杂面是薛缇的,不用他招呼,听到他这极富有攻击性的问话,薛缇安心坐下,美滋滋地吃起了面。

    看着两人旁若无人的吃着面,陈应一时有些骑虎难下,牛腩面自然要比牛杂面好一些,那位刺史大人举荐的县令还真是会揶揄人。

    “能有什么关系?这徐州陈氏支脉众多,总不能因为同姓便说是同族,大人莫不是在替刺史大人试探我等是否结党营私?”,陈应想起那新上任的刺史对他们百般挑剔的作态,心中本就有些紧张,此时被这般问及不禁暗暗提防起来

    “足下多虑了,还是先吃面吧!小子可是难得请人吃碗牛腩面,如此盛情只是有别的事要讨教。”,碗里的面所剩无多,甘平喝了一口汤,笑嘻嘻的说道。

    陈应不理会他,自己坐下吃起面来,你别说,这市井摊铺自有别样风味。

    “徐州虽然去年收成不错,可惜之前三年大旱实在是有损民生。然则,前任县令不顾州牧减赋政令依然私自收取往常赋税,虽如今此人已遭查抄,可百姓依然负担累累,苦不堪言呐!”,嘴上说着这悲天悯人的话,其实甘平心里只想说,若不是这前任为官不仁,一碗面何至于涨到二十文?

    被甘平这大义凛然的一番话所感,陈应有些心神不宁,抬头看了看这远不如几年前热闹的街道,一时无语。

    “昔年高祖登基即免大汉全国赋税三年,可曾有民众兹事?可曾有刁民造反?”,甘平已经吃完,面前的碗比舔的还要干净,一边说着,手里还一个钱一个钱的数着准备结账。

    “附近几县盛传你甘县令小小年纪刑狱之名极高,今日一见却没想到竟也有仁慈心肠,只是”,放下手中筷子,陈应看着面前这位少年君子,想起了自己的堂兄,“这赋税之事你怕是管不了,我虽有人脉,但你与我说也是无用。”

    “过几日我便表奏刺史大人,往后三年,楚宁赋税减半,大人也莫要谦虚,往后三年,我等还指望督邮大人多多照拂呀。”

    薛缇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心里却是早已笑开了花,走了一个贪财的老狐狸,又来了一个仁德的小狐狸,甚好甚好。

    陈应见再无从下手,只好起身作揖道,“既如此,本月赋税之事我暂且不管,你且早日奏与刺史大人,下官还有公事在身,这便告辞了。”,虽是说的坦然,陈应心里却是十分不爽,还有比我堂兄还抠的人,白跑了一趟,要是每个县吏都是这路货,我还置什么家业?

    ——

    “哥,你在干嘛呢?”,甘月这两日气盛,也不搭理甘平,倒是甘星,因为那日被打一事,对自己的这个哥哥越加敬爱。

    “后天哥哥要去州治下邳找刺史大人为民请命,这便收拾好了,你们姐弟俩在家要乖乖的,我会请王蕖王姐姐照顾你们。”,甘平扎起自己的小包袱放在床头,看了一眼将黑的天色继续和甘星说道,“快去睡吧,明日我送你去县学上课。”

    “嗯,那我睡了。”

    没过不久,一轮新月探出头来,今日月华不盛,甘平却依然坚持吐纳吸收月华,院中初春夜风还有些微寒,他却不怎么在意,完全沉浸于真气行走于丹田与经脉间的舒爽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