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巴东秘辛(第1/3页)  七星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并在此屯兵积粮。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令其亲信先造舆论。不久城里城外就流传起一条言论四起,说是城内白鹤井里,近日常有一股白气冒出,宛如白龙腾空,此乃“白龙献瑞”,预兆这方土地上要出新天子了。舆论兴起,公孙述于纪元25年正式称帝,自号“白帝”,改子阳城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这座山为“白帝山”。纪元37年,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不敌,战死。蜀人为记念为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并供奉“白帝像”。

    纪元222年8月,先主伐东吴,败于夷陵,兵退夔门之外。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乃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四川奉节县夔州城)白帝宫托孤于诸葛孔明。

    据《三国志》载,章武元年(221)四月刘备称帝成都,七月即移驻巴东郡(今奉节,即上文永安郡城)伐吴。章武二年(222)正月克秭归(荆北门户),二月兵临夷陵,六月败于东吴军。刘备“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在白帝城置帝王“永安宫”(即上文白帝宫)。从此,这位蜀汉皇帝就一直住在巴东郡(今奉节,即永安)白帝城。章武三年(223)二月,丞相诸葛亮自成都移白帝城,辅助刘备军务;三月,刘备突然病笃,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四月癸巳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刘玄德自正式登基到驾崩,在成都一共只做了3个月的皇帝!其余时间一直在白帝城永安宫,巴东郡是当时蜀国事实上的最高政治军事中心。

    那段岁月戈马,战事如潮。汉主昭烈帝戎马半生,终身败战场,遗恨夷陵,带着无尽的痛楚来到了白帝城!

    刘玄德在白帝城,整整呆了三年!这其中除了政治军务外,其余之事,唯有当年的刘玄德近臣知道了。

    后蜀汉朝廷为平息内廷对东吴的愤恨怨念,改白帝为永安,象征与东吴“永安的友谊”,也表示了蜀吴永无战事的寓意。

    自是,终蜀一代,巴东郡永安郡城再未经历战事,至成都陷落,阎宇巴东勤王部队应召而降,巴东郡在不久便后陷入魏吴争夺之中,但东吴兵不习山地战,再加上久不经战事,战斗力已弱,兵败连连,而东吴景帝休(孙休)闻蜀亡,日夜惊惧,恐魏发兵东吴,不久因郁发病,于东吴永安七年(即蜀国灭亡后一年)逝世

    此刻刘谌直接拦在赵天明的前面,冷冷的笑,望着轩子麟的目光毫不相让!

    “殿下,老夫是在管理巴东赵氏的内务,清理家事,还请您不要多管闲事的好!”

    轩子麟声音低沉。

    “赵天明,当初老夫心慈手软,只是将你发配到嫡系,远离巴东之事,只因你毕竟还是赵氏骨肉,如今,却是险些酿成祸事!”

    “呵,轩老,赵将军会酿成什么祸事?即便他酿成了祸事,他此次也是救驾有功,本王也要赦他不死!”

    这时,赵天明低沉的声音却是自刘谌身后传来。

    “殿下,你让开。”

    刘谌闻言,眉头微皱,也没说什么,这赵天明对自己还是这般的不对付,不过此刻大事自己却是没什么工夫和他计较,当下闪开身子,使得赵天明和轩老直接对峙。

    “轩老,我赵天明,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赵氏嫡子,不过说的好听罢了;赵氏三杰,却是什么也改变不了;至于赵将军?你看看我现在哪里有点将军的样子?”

    “我,已经废了。”

    轩子麟默不作声,神色冷然的盯着他。

    “轩老,你知道么,这么多年来,我装的有多苦?我明明什么都记得,却还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明明很弱,明明什么也改变不了,却要总让人以为我泰山不变风轻云淡,胜券在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