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归乡(第1/3页)  英雄学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归乡

    三年之期弹指一过,在这三年里赵信经历了很多,出身寒族的他无法享受九品中正制的所带来的特权,无法通过世族大家而轻易登上政治舞台,他只能从底层干起,去学习和攀登。

    他游历过江湖,见识了那些“侠客”和“魔头”刀光剑影的身影,那不是纵横四海,快意恩仇的理想豪爽,而是提心吊胆,有头睡觉没头起的惶恐,是用兵器极端地剥夺了人的权利,尊严和性命的残酷,乃至于甚至一些原本没有罪的人也被片面的处以死刑,你争我夺,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名利吗?还是天下第一?以自己的性命来参加这场梦游般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这样的江湖,为何要去憧憬。

    然后,他投身军营本以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但在不断地征讨流寇和山贼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很多抗争的人只是因为饥饿,只是真的走投无路,才会做出这种近乎自寻死路的决定,他们何尝不明白自己做得不对,是以卵击石。

    但是政府军仍是动手了,那些手无寸铁的“暴民”被血腥屠杀,政府解决了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却用了最极端的手段。

    为了维护社会安定的士兵和为了寻找活路的百姓,到底谁错了,到底谁才是正义,赵信陷入了迷茫。

    再后来,因为军功他被迁为低级官吏,他庆幸自己暂时逃离了这个怪圈,可以暂时调整好心态,却没想到自己跳入了更离奇的怪圈。

    在这里,他想要做一点简单的事却要绕无数弯,他说昧心的话,做昧心的事,他没有“显赫”的家族,不会随那些兼职为官的清流隐士追求什么无为而治,讨论什么人生哲学,他也不会打铁,弹琴,酗酒,书法和青白眼,更不会白天放狂和消极避世,他只是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不想他们成为下一个因为温饱问题而变成刀下游魂的可怜虫。

    他明白“众人皆醉我独醒,醒你一个有屁用”的道理,也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给我六斗就可以”的高尚情操,他兢兢业业,周旋于各种势力,没钱贿赂上级,那就贪,贪富人的钱贿赂上级再为穷人办事,他做的事不道德,却不昧心。

    再后来,连续天旱,他不停奔走却无能无力,在无法在维持这种平衡的情况下,在前途还是百姓的矛盾中,他选择了后者。

    他私自开仓赈粮,触犯国法,所幸平时和上级关系不错,几番打点后只是被贬职为民。

    就这样,他带着三年的血泪,多数人的扼腕叹息和少数人的拍手称快,踏上了回乡之路,三年的风霜让他多了一份严峻冷酷,少了一份热血莽撞,他心灰意冷,却又不放弃希望,不管对错,他都做了,是时候让他享受那份只属于他的温柔了。

    风儿轻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官道下为名利奔波着,偶尔会有人注意到赵信,这个面容略显落魄,但眼里流光溢彩的男人引起了一些人的猜测,他是劫富济贫的侠客?低调精干的达官?风尘仆仆的显富?

    都是,也都不是。

    只有赵信最清楚,他现在是一个渴望归乡的游子,一个追寻恋人的普通人。

    离故乡越近,赵信对孟蝶的思念就越猛烈,她的温柔体贴的语言,含情脉脉的眸子,还有在她身边的那种踏实感,让赵信不觉沦陷,他忽然发现自己和祖辈之间差距就是一种无视儿女情怀的英雄气概。

    所谓英雄,也许就是一种为不熟悉的人奋斗而忽略了亲人爱人的“冷血”动物。

    马蹄踏在夹杂着小石的山路上,发出轻轻的响声,赵信远远望着,已经隐约看到了村子里的山探出来的一角,赵信越发急切起来,他已经等不及了,他渴望那个小山村的安宁与平静。

    他似乎可以看到,那个在缤纷秋叶下等待着自己的窈窕身影,那时而期待时而失望的眼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