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过山车般的心跳(第1/3页)  身骑白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高今年开始进行分班制度,听上去,似乎对林明的招生非常有利。

    因为分班就意味着班级会比原来多一些,那么他进去的机会也就大一些。但事实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原来的一高一个年级有10多个班,班里人数冗多,少的60一70个,多的接近100人。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这个年代,在后世某些地方县的普通高中里都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每年9月份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新进来的高一是人数是最多的。像林明所在的四中506班,第一个学期最开始居然多达112人,整个教室挤得满满的,连伸个腿,下了课去上个厕所,都不好走出去。

    教室里没法活动,下课后大家要么在课桌上不动,要么只能去走廊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几个月,不断会有学生离开普通班,去重点班,或者转学去其它学校,甚至有些退学的,像罗咸宁和贺可这样的人。

    只有等这些人逐渐离开后,教室才慢慢空下来。就如同506班第一个学期过去,班里就只剩下94人,第二个学期过去,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只有70多个人了,不断地在减少。

    这种现象在一高也是如此,或者说,在这个年代就是个普通现象。所以一高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这种现象,当然是从分班和精简人员开始。

    比如一个年级1000多人,每个班分40一50人左右。就得弄出更多的班出来,还得期望更多的人离开。

    因此一高并不在意人员的离去,反倒希望人多走一点,更加精简一点。

    根据张邵安给他的信息,林明知道,这一届一高走的人其实不少。毕竟一高的学习环境太过残酷,就连一些地方县c市的中考状元都忍受不了这样残酷的心理落差,从一高转学出去,更别说普通学生。

    但人走了不少,招的人反倒会更少。正因为这个改革和制度的实施,让一高开始意识到冗长的班级人数会造成阻碍,这才借这个机会,试图改变这样的现状。

    所以林明来考一高,其实并没有遇上好时候。据说原来每届一高的升学考,最少都要招50一60人,但这一届人员精简,估计只要30上下。所以对于林明来说,得在一两百人的优秀考生队伍里,考到前30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说是放榜日,但成绩单不会在学校贴出来,需要自己打电话去学校查询。林明一家三口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今天是周六,老林不用去上班在家休息。林常青还是很关注儿子的考试情况。毕竟去一高参加升学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这个门槛还是林常青找关系网求来的。虽然说林常青也不是没有能力让儿子直接进一高,但身在官场上,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一些大人情不能欠也不允许他欠。万一欠了这样的人情,在将来出了事情,一不小心就会连累自己。

    因此让林明不被一高升学考的门槛拦住,就已经是林常青最大的让步。算是欠了他在一高那位副校长老同学的一个小人情,以后该还还是得还。但不至于到那种为了人家,就得满世界找关系帮忙的地步。

    但终归是人情欠了出去,所以林常青还是很关心儿子能否考上一高。这无关于他的付出,而是林明的努力,作为父亲的林常青看在眼里。他自然也希望儿子能够得偿所愿。

    方兰看到父子俩都在客厅盯着客厅的座机电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先开口说要打过去,气氛有些诡异。迟疑了一会,道:“要不我来打?”

    这场考试对于林明来说实在太重要,容不得一点马虎。所以谁也没敢立即就去揭盖,生怕结果让人失望,让林明遗憾。

    林明摇摇头,说:“算了,我来吧。”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虽然对于他自己来说,早已经有了一个心理准备,但结果马上要出炉的时候,他还是有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