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不负邵华(第1/3页)  身骑白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诗诗离开后,林明等了几分钟,考场的大门终于打开。

    林明顺着准考证号,来到了104室。因为考试是9点开始,现在才8点不到,来的人其实不多,百无聊赖地等了半个小时,教室里才慢慢人多了起来。

    能来一高参加升学考的都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尖子生,一个个精神面貌很好,没有东张西望也没有交头接耳。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清点带来的文具,还有的笔直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考试开始。

    林明的成绩在这些人里肯定排不上号,但人也表现得很自信。哪怕没有考上,他也不至于如丧考妣。有些东西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就算是送上门来也不一定拿得住。

    他看得很开。

    凭他一个十多年没学习,将课文全部还给老师的后世重生者,靠四个月的努力学习就达到学霸的标准,说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

    好在一高的升学考只考三门,上午数学,下午语文英语,林明的语文和英语还不错,数学恶补了四个月,跟上高一的进度肯定没有问题。就看这次题目难不难,如果能考90分以上,一高的大门,也许能为他打开。

    清晨阳光灿烂,虽是朝阳,但同样闷热。窗外的大树遮天蔽日,将窗口的阳光掩盖下来,只有天边的阳光通过枝桠间洒落,将半边教室点缀得像夜晚的星空一样斑驳点点。

    一缕阳光幽幽地映在林明的脸上,他透过窗子,看到了一高校园的林荫小道,看到了那一片广阔的广场,广场上还树立着一列一列的雕像。

    这些雕像,都是一高出去的名人,最早的能追溯到民国时期,比如开国领袖,就曾经在一高求学,后来的国家总理,也曾经是一高的学生。只是领袖的雕像自然不能摆在广场上风吹日晒。但是早年从一高走出来,去了世界一些大学求学,最终又回国造福国家的早期科学家,却不在少数。如国际著名的数学家廖老爷子,两弹元勋周老爷子。这些人都是一高的历史底蕴,也是一所高中文化沉淀。走在里面,看到自己的母校出了那么多站在历史前沿的人,心中豪迈顿生。

    也难怪一高的人走出来,都用一种骄傲的姿态看向外人。连同为三大名校的惟德和师大附中,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因为一高的人有这个底气。

    那个年代,江山虽然如画,国家却动乱不堪。乱世出英豪,无数的有志之士,呐喊着革命的口号站了起来,如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地闪烁,照亮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无数的一高人从这所学校走出来,他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有人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地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有人专注学业,游历西方各国,学习新的知识,带回国内强大国家;还有的人站在历史的洪流里引导着国人自强不息,最终革命成功,换来一代千秋伟业。

    这些人里,光国家领导人级别,一高就出了三个。军政界的人不胜其数,学者c专家c教授,更是层出不穷。他们不仅是因为出生一高,也是因为在这里,在这所学校,他们学到了真正对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公c勇c勤c朴,一高校训。百年历史沧桑,也正因为这所历史名校出了无数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让这个世界,如浩瀚无垠的星空,散发着群星璀璨的光芒。

    林明感受到一高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也才能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不愧是一高,也难怪是一高。

    未来。

    云城一高在百大的排名逐年上升,到2018的时候,甚至排到前三的地步,仅次于人大附中与镇水高中,并非没有它的道理。

    微凉的清风徐来,空气里传来一阵桂花香味。

    一个急促的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