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简单的喜欢(第1/3页)  身骑白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明对于这次桃木音乐节做得欢乐盛大的考虑,绝不是临时起意。

    其实早在这个月月初,桃木公司开公司的一个存亡会议的时候,林明就提出过两点,帮助桃木躲开即将到来的唱片危机。

    其中第一点,就是希望桃木不要再执着于出唱片,铺销路。而是另辟蹊径,发扬光大桃木音乐节,将它成为桃木公司自主的一个品牌,让因p3市场到来,唱片市场的低迷,不会影响到桃木的运转。

    上一世桃木公司在遇到这个危机的时候,就是靠这个办法躲开的。像他们这样的小公司,其实很依赖唱片销量赚钱,因为他们的销量本来就不高,旗下的明星名气也很低,很多小公司,甚至需要当中介来养活自己,根本没办法持续壮大。所以很多小公司一旦陷入唱片市场的危机,就会因为本就不佳的销量几乎没有,从而直接垮台倒闭。而桃木本来也应该属于这个范畴,但他们有一个音乐节支撑着,每年的音乐节做得越来越好,票卖得也不错,就勉力维持了下去。

    后来赵斌他们见唱片市场已经完全死掉,干脆就一头扎在了音乐节里。专心致志做音乐节,最终才把桃木音乐节做到了一个亚洲最大音乐盛典的地位。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桃木本来是想做一家正规的音乐唱片公司,但唱片市场衰败,本就是副业的音乐节,却一下子异军突起,成为拯救公司的一匹黑马,这倒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也算是这个音乐节给桃木三个股东的意外之喜。

    想象一下,到了后世首都桃木音乐节,到场人数24万,门票120元预售,因为太过火爆而炒到300元一张是什么概念?光门票费的收入,就达到了数千万元,足以养活桃木公司。

    所以在林明看来,桃木公司现在虽然因为自己的加入,而的确脱离了原来历史的轨迹,不再是靠做音乐节发家,有往正统唱片公司的趋势走。

    可既然有成功的历史轨迹,为何不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两边都可以顾,双管齐下,才能发展起来。

    因此林明关于对音乐节加大投入的提案,他是一定要做的。

    至于怎么做,还得规划一下。

    毕竟这次提案跟以前那几百万小打小闹可不是一个概念,当时公司的流动资金其实也就那么多,给自己玩光了,一个月的唱片销量,也就回来了。可这次不仅要把前面赚的所有钱全部投进去,还有可能倒贴一些资金。光请那些顶级大牌明星过来,费用就可能超过千万。再加上场地费c人工费c其它各项杂七杂八的支出。做完这场音乐节,极有可能要耗费2000万以上。这几乎相当于现在整个公司一半的总值,一旦没有回本,那桃木就真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这还不是在林明来到桃木之前的模样,而是差不多回到了三个股东凑钱刚刚成立这家公司百废待兴的样子。2000万砸下去,水花都没有溅一下的话,桃木基本算是垮在了那里,员工工资,都有可能需要所有股东继续拿钱出来填。

    哪怕因为林明的关系,未来或许还能慢慢赚回来,慢慢再走到今天这个规模。但这种元气大伤,也不是舔舐一下伤口,就能很快愈合的。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不说,四个股东的关系,可能也要出问题。

    至少像赵斌c侯文辉这种在商言商的纯粹商人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在公司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这种巨大失误,林明很有可能因此在桃木失去话语权。

    其实他现在本来就没什么话语权,股份只有12。但至少三个股东目前还是很信任他,他提出的意见,都会很认真的考虑。

    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三个人是绝对不会再同意林明任何的提案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成功时候,迎来的就是各种赞誉和夸奖。一旦你失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