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一字是一联(第1/2页)  逍遥神龙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一字是一联

    东方未明独自在洛阳城到处游逛起来,走街串巷,兴奋异常。

    走至一条街巷上,路经一处房屋。忽然听到屋内有人吟诗道:“文字有神摘星汉;圣贤以道证人天。”

    东方未明忽然来了兴致,见屋门大开,便走了进去,只见一位约莫二十出头的青衣文士正在拿着一副书卷看得津津有味。

    东方未明施礼道:“好一个‘圣贤以道证人天’!是对好联子,这位大哥,是您作的吗?”

    青衣文士道:“这确实是首对联,可惜并非我作的,此乃宋朝大诗人苏轼所作。”

    “原来如此。”东方未明虽然跟着无瑕子也学过一些文学诗词典籍,但终究只是粗通,是以很多经典并不了解。

    东方未明施礼道:“在下东方未明,初来洛阳无意打扰,不知如何称呼先生?”

    青衣文士还礼道:“客气了,在下行李,草字微之。东方兄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方才路过此地,听到先生念的对联,突感兴趣,是以进来叨扰。”

    李微之笑道:“呵呵,东方兄谬赞了。”

    “先生正在对联子吗?”

    “嗯,对子又称对联,楹联,这其中文化悠久的很。”李微之来了兴致。

    东方未明好奇道:“愿闻其详。”

    李微之慢条斯理地道:“秦汉以前,民间过年有悬挂桃符的习惯,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西晋时期出现河律讲究的对句,楹联与骈赋c律诗等传统文化形势相互影响。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而至本朝,太祖定都金陵后,某年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需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家观赏取乐。尔后,古人文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东方未明对李微之的学识佩服无比,道:“想不到一副对联,居然也纵横古今啊。”

    李微之继续道:“话说回来,直到本朝,人们方使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呢。”

    “原来如此,我看先生正在书写‘墨’字”

    “一字已是一联。”

    东方未明诧异道:“一字已是一联?”

    李微之讲解道:“正是,十字之内为短联,百字之内为中联,百字以上为长联。”

    “那这是超短联,先生要如何对上呢?”

    “李某认为这一墨字,可以接一个泉字。”

    东方未明不懂,问道:“这还请指教。”

    李微之手指桌案上写的“墨”字道:“东方兄请看!墨字上部为黑字;而泉字上部为白字。各属颜色的一种,且词意相反。两个字的下半部分别为土和水,又同属五行之一。”

    东方未明恍然大悟,由衷佩服道:“先生学识渊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微之道:“东方兄如有兴趣,欢迎随时再临。届时你我以文送茶,再言对联。”

    东方未明道:“如此甚好,那在下就不打扰了。李兄,告辞!”

    李微之道:“东方兄,后会有期!”

    走出李微之的居处,东方未明又走串了几条街巷。

    正走间,忽觉有些口干舌燥,想必是刚才和李微之对对联时候说话太多了。就想找个地方讨点水喝。

    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又纯又香的小白豆浆”

    东方未明走了过去,摊主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他见到东方未明马上热情招呼道:“我小白豆浆可是纯黄豆酿制的,保证又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