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赚钱大计(第1/2页)  穿越再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桃花就轻手轻脚的起床,烧了一锅开水,开好粽子放在桌上。昨晚已交待好两个孩子睡醒后自己吃早餐不要随便出门,她尽量赶在中午回来,要是有什么事就大声叫喊跑去李婶家求助。

    桃花特意用油纸把米花糖分成几份包好,她打算先去试试水,如果能卖得出去的话她就买点糯米和红糖回来,趁着年底卖一批赚点零用。苏桃是壮乡人,米花糖可是和粽子一样是她们那春节走亲访友时必备的礼品之一,做法并不难,想做好也不容易。好在苏桃的奶奶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厨艺好手。做米粉,年糕,米花糖等等吃食手艺都是上佳的,经常有人主动上门求购的。很多人做不好米花糖,不是色泽暗黑就是米花干硬或者糖都散得不成型了,走亲戚实在那不出手,拿着苏桃奶奶做的米花糖走亲戚则经常获得一致好评。

    做米花糖要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用玉米粉或者木薯粉趁热把倒出来的糯米饭摊开揉散,尽量不要让糯米粘连在一起,要让糯米颗粒分明才行。之后要过筛,筛掉多余的粉末,再装袋放在重物下碾压,让饱满的糯米粒压扁了再倒出摊开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等到糯米粒干硬了就可以准备炒米花了。

    先用少许花生油拌匀糯米粒,小火架上大铁锅,放一小勺糯米粒到锅里,用脱粒的稻草杆做成的小扫把快速的在锅里扫两下,糯米粒迅速的膨涨起来,这时候要赶紧的扫到盆里,炒好的米花一颗颗晶莹剔透散发米香的甜味,抓一把放到嘴里香甜松脆,这时候小朋友们就喜欢乖乖的守在锅旁,不时的抓把米花来当零食吃。

    苏桃那乡下人家常用竹杆来做装米的量筒,一截竹竿差不多一斤米的量。做米花糖的好手往往是一筒糯米粒可以炒出八筒左右的米花,几乎颗颗都爆起粒粒香脆。

    炒好米花就可以准备熬糖了,选色泽金黄杂质少的红糖放锅里倒水慢熬,等捞出的糖水滴到冷水碗中凝固有弹性的时候赶紧抽火,把米花倒入锅中快速搅拌均匀后倒入干净平整的容器中压紧实再切块就完成了。

    做米花糖关键是要掌握火候,能把米花糖做得金黄香脆就成功了,苏桃的爷爷奶奶就是做米花糖的好手,一到年根老两口就忙活起来,古稀之年了还有村里人上门求购或者请求加工,半个来月都能挣上几千块钱。苏桃打小就喜欢吃米花糖,也会自己动手制作,想来用米花糖挣钱还是靠谱的。穿越里不大都是女主靠做美食卖菜谱起家的嘛。

    桃花收拾好要带到镇上的东西,背上背喽就向英子家走去。到英子家时她们也早已准备好,“我刚想去找你呢,可巧你就来了,我们赶紧出发,早去早回还赶得及回家吃中饭呢”英子也是个急性子,推着李婶出门,拉上桃花赶紧朝村口走起。

    冬日的清晨还是冷嗖嗖的,几人加快步伐,身体微微发热也不觉得寒冷。原主桃花没出过远门,也不知道她们这小山村具体位于什么地方。这年代交通不畅,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居住的村落,能到镇上赶集都是件值得乐道的事了。好在这青山镇离她们李家村还是挺近的。紧赶慢赶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李婶母女也都背着背篓,打算先把沙糕卖完了再去卖绣活顺带扯几尺布回家做衣服。她们先带着桃花到菜市,李婶从背篓里拿出一包沙糕放在手上,有人看过来的时候才说“自家做的沙糕,五文钱一包。”英子让桃花跟她们一处叫卖也好有个照应。桃花看了一会放下自己的背篓,解下竹匾放在背篓上把拿出的米花糖摆好,并捏碎了一小块米花糖放在竹匾上才开口喊“脆脆甜甜的米花糖免费试吃啦,快来尝尝,迟了就没啦”喊了两嗓子就有路过的行人围了过来。“小姑娘,你这糖啥卖呀?”有个挎着竹篮的大婶问道。桃花指着碎米花糖道“这个小块的您可以尝尝看,这整块的是一文钱一块,整包有六块是五文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