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就医(第1/2页)  一品宋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说的便是潮州!

    那些在朝堂斗争失败的官宦,被贬至此后,大多受不了此地的生活,客死他乡。

    而潮阳便是潮州治下的三县之一。

    整个城池破破烂烂的,路上的行人也不多。守城的兵丁抱着兵器,慵懒的靠在城门楼下打盹。

    潮州地处南疆,这里常年没有战事,于是便造就了这种现状。

    秦毅几人畅通无阻地进了城,城门官连瞧都没有瞧他们一眼。

    难怪当年侬智高叛乱时,从广南西路,一路打到广南东路,几十个人便敢攻城,数千人绕着整个广南路转了一圈,荼毒千里,最后发展成了数万人,整个大宋都被震动。

    可最后,枢密使狄青从西军调来仅仅三千兵马,数月之间便平叛了祸乱。

    可知岭南的兵备如何了,这也难怪岭南八部在广南路这么出名。

    潮阳城里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路边的阴沟里苍蝇嗡嗡作响。

    街上的店铺也很少,小二有气无力的招呼着过路的客人。

    墩子对潮阳城还是比较熟悉的,低着头绕着街道转来转去,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一家门上挂着回春堂的药铺。

    二茅子急步背着张寡妇闯了进去。

    一个小童看到有客人上门,连忙搬起隔板,从柜台里绕了出来,见到茅子身上背着病人,从一旁拉过一张椅子,让茅子将病人放在上面。

    “这位可是病的不轻,你们也不早点把人送过来?”小童瞧了一眼病人,责怪道。

    “郎中呢?快些出来给瞧瞧。”

    墩子不耐烦听他啰嗦,连忙找大夫。

    “师傅在后堂煎药,我去喊师傅。哦,对了,你们可带了银子?我们回春堂可是概不赊账?”小童看到墩子几人穿着破旧,恐怕他们没钱来骗药。

    秦毅也有些不耐了,这么点的小童,眼里只有钱了。

    “快些喊郎中来,少不了你的药钱,治不好病才找你算账!”

    小童见闻秦毅面色不善,又听带了钱,连忙起身向后堂跑去找师傅去了。

    片刻后,一个肤色颇黑的中年人,撩起帘子从后堂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报信的小童,看来这便是大夫了。

    郎中倒是个话少之人,见到椅子上的张氏,一言不发地拉起张氏的胳膊,放在诊垫上,把了把脉,又探了探张氏的额头。

    “伤寒,高烧不退,病的不轻,再晚来些时候,老夫也无力回天了。”

    “大夫,你一定要救好她啊!”茅子关心则乱,没听清前半句,只听到无力回天,身子一软,连忙抓着郎中的胳膊乞求道。

    郎中不搭理茅子,抽回胳膊,从桌子上取了一张纸,然后便对着药材柜子找药材。

    “你耳朵怎么张的?我师傅又没说不能救了,这不正给抓药么?”倒是那个小童梗着脖子对茅子说道。

    “小莫,不得无礼,去煎药!”

    郎中喝止了小童,将抓好的药材交给他。

    小童使了个鬼脸,提着药材便向后堂去了。

    “小童无礼,让各位见笑了,这位病人病情十分严重,老夫要时刻对症病情下药,因此需在此住上几天。”郎中表情没有多大变化,看了眼张氏凝重的说道。

    茅子连忙问道:“大夫,那多长时日才能治好?”

    “这位病人其实已经病了有些时日了,寒气早已入体,冷热交替之下,突然爆发,又拖延了半日。

    要是早些送来,喝上两幅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