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滑旱冰挨摔(第1/2页)  末代知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强兴趣十足的问道:“那个小脑袋挺怂的啊,怎么忽然横起来了,是不是有谁戳着呢?我们哪儿的老插老关和小光都是扣钟庙的,都挺横的,用不用找找他们”。

    “应该不用吧,小伍也想去,老三回来肯定也得去啊,我问问他们,你好好休息吧,这事用不着你”,孙伟说完又火急火燎的走了。

    孙强略带着遗憾看着孙伟的背影,其实他和老关小光一点都不熟悉,这么说完全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傍晚爸爸妈妈哥哥全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一顿团圆饭,孙伟回来一趟胡乱吃几口就又风风火火走了。孙强帮着刷完家伙后走出胡同。

    阜外大街指的是阜成门外往西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过去的名字叫关厢。何谓“关厢”?《明史·食货志》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过去城门又叫“城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称为“关厢”,也就是泛指城门外两三里之内的居民聚集地,是由居民和店铺组成的。早年间bj城的城门外都有关厢,有的街道长些,居民和店铺较多,称“大关厢”。从元代兴建大都城,直至民国,关厢是老bj人最熟悉的地方,出了城门就是关厢。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城墙城门逐渐被拆除,城里城外连成一片,“关厢”的概念被人们逐渐淡化和改变,有的改叫关东店,有的叫小关,也有的彻底换名称就叫xx门外大街了。

    阜外大街往西第二个红绿灯是个十字路口,往北的路叫展览路,是通向bj展览馆的主干路,这个路口西北侧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老三c赵小伍c孙强几个人的家都住在东北侧一条小马路的两边,这条小马路往东是直达阜成门门洞的老路,现在则变成两侧全是住户的街道,走汽车的大马路在它的南面。

    孙强走出胡同看见正在滑旱冰的一帮人,其中就有弟弟孙伟,另外赵小伍也在。孙强上次回城时就发现街面上小伙伴们在滑旱冰,那时大街已经铺成柏油路,比土路平整了很多,滑旱冰没有问题,旱冰鞋是四个轱辘加一个能改变大小的鞋底样的白亮铁板,滑时穿着鞋踏上铁板系紧就行。孙强买一双经过练习很快就学会了。今天见他们一个个滑的兴高采烈满头大汗,自己不由得也脚下痒痒,赵小伍看见他过来停下打个招呼:“老面回来了,良种场怎么样,有没有丢鸡死狗毒死猪的事情发生啊”。

    孙强说:“还是老样子,你丫现在活的挺滋润啊,还回去吗?”

    赵小伍说:“还得再呆些日子,东子呢还挺想丫的”。

    “他和我们一起回来的,不知道还回不回去,你现在路子那么野,八成是回不去了吧”。

    “那是,不过眼下还说不准呢,你不滑会儿?我走了”,说完刺溜就跑了。

    孙强边走边找弟弟孙伟,孙伟大老远就看见哥哥在踅摸人,知道肯定在找自己,他还没滑够呢,于是就故意绕开孙强走,孙强看见他抓几次都没抓着,最后好不容易才抓着他,孙伟还满脸大汗央求哥哥,希望让他再滑几个回合。孙强只好又让他滑了会儿直到他玩累了才罢休。孙强穿上旱冰鞋适应了一阵儿就逐渐找到感觉,滑的也越来越熟练,这时赵小伍提议干脆比赛吧,看谁滑的快。大伙一听当然愿意,于是七八个小伙子站成一排孙伟在旁边挥着手喊起来:“1980年秋季阜外大街滑旱冰鞋大赛正式开始,希望哥儿几个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发扬黄帅反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发扬南京路上好八连勇往直前的拼命精神,发扬王国福身居长工屋放眼全世界的解放全人类的国际主义精神,最后还要发扬门合同志为掩护27个阶级弟兄的生命,扑向防雹土火箭英勇牺牲的先人后己精神,有谁愿意把旱冰鞋让给我玩会儿”。

    一开始大伙还以为孙伟要正经当裁判呢,听着听着大伙就全乐了,孙强冲着孙伟挥着拳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