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赵小伍回来了(第1/2页)  末代知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强叫半天老三也没起来,他乌里乌吐的让孙强帮忙把饭菜取回来,孙强见他跟死猪似的也就不再叫他。拿着俩人的饭盒去了食堂,打饭后郝心茹将自己的饭菜倒了些给孙强,说是自己吃不了,孙强高兴的道了谢拿着饭菜回到宿舍。老三闻见香味爬起来一通猛胡噜,郝心茹多给的饭菜几乎全让他吃了,就这样还说没吃饱,不过吃完抽烟的时候却打起了饱嗝。

    吃完饭知青们全都歪在床上呼呼大睡,孙强也躺在床上,不过一时半会儿却睡不着,就躺在那里想心事。他家住在阜外大街的一条小胡同里,早年间爷爷从hb来到bj,在阜成门一带找活计,经过多年打拼攒些积蓄开了一个大车店。过去解放前赶着马车进bj城拉货送货的主儿,要是碰见城门关了就得找地方歇脚,大车店就是他们休息睡觉的地方。孙强的爷爷是个木匠,过去马车都是木头做的,要是哪儿坏了他随手就能修,捎带着又能多挣份修车的钱。孙强的爸爸就降生在这个大车店里,那是一九二五年的事,所以他们家应该算是老bj人,是老bj最底层的贫民。

    孙强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着,出工的铃声将他拉回来,他打个哈欠揉揉眼睛坐起来,窗外很亮一片阳光,坐在那儿愣了会儿捅捅老三,老三嘴里咕哝着翻个身依然睡着,孙强下床尿意袭来,他拉开门从窗台上拿进一个瓶子,看看是满的又放回去,再拿一个还是满的,他心里骂道:真他妈倒霉,推门出去绕到宿舍后面解决去了。

    出工的铃声再次响起来,书记挨门敲着喊着:“出工了,快点快点,下午不去算一天歇工,快点”。

    知青们最怕的就是不算天数,于是懒洋洋磨磨蹭蹭三三两两的踱步出屋,打着哈欠伸着懒腰一步三晃的往大田里走去。下午更热更累了,知青们叫苦连天无可奈何的干着骂着叫着闹着,拉牲的牲口似乎也累了,往大渠外面走的时候特慢,拉牲人不时抻着缰绳催促着它才往前行,可是回来时几乎不用管它,牲口自己就蹭蹭的一个劲走,有时拉牲人都要小跑几步才能跟上。这天直到晚上天快黑才收工,知青们累的几乎走不动了。他们连骂大街的力气都没了,各个疲惫不堪绵软无力。

    一连三天春耕工作才算告一段落,知青们各自回到原来的部门,生活依旧潮来潮落,每天还是吃饭干活,日子就这么过着,人就这么活着,知青们盼着四百天后的返城,城里有他们的家,有疼爱他们的父母,那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在这里苦熬的动力。

    歇了几天假,神奇的躲过春耕拉牲,赵小伍那个得意劲就别提了,在家里养的白胖白胖的他看见男知青就把头高高扬起像根电线杆子,看见女知青则笑眯眯的问好请安打招呼,尤其看见杨美桦。

    杨美桦是东城区六十四中的女知青,和东子一个学校,人长得浓眉大眼看着特漂亮机灵,赵小伍在追她之前问过东子,东子表示在学校时知道但不认识杨美桦,学校里的“圈子”(女流氓的称呼)中没有她,赵小伍问:“她挺漂亮的怎么没人拍她?”

    东子说:“谁说没人拍啊,不过都没成,主要原因他爸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整天盯着杨美桦,跟看贼似的看着她,谁敢啊”。赵小伍这才放心开始追杨美桦。

    杨美桦被分配到养鸡场工作,养鸡场在良种场西南角,从城里来良种场先要路过养鸡场。养鸡场有三排红砖房鸡舍,每排有三十多米长,每排之间的距离有二十来米,其中用铁丝网圈起十来米,铁丝网墙高三米,和鸡舍组成了一个四方形封闭的场子,白天鸡们在露天的铁丝网里面活动吃食,晚上则钻进鸡舍里休息,鸡舍里放着一排排大头朝下的v字形圆木棍搭成的架子,架子的斜面上隔三十公分捆着一根木棍,挺像现在打开的人字形梯子,晚上鸡们就趴在架子上休息。

    每排鸡舍都有一间干活人休息的房间,此外还有搁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