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大功告成(第2/3页)  蜀主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所有的工匠基本上都归工部管理。

    “微臣参见皇上,不知皇上有何吩咐?”钟文远自从早朝上知道孟敞主动参与了研制新钱币,心中就隐隐期待孟敞能召见自己。

    “免礼平身,钟大人如果没别的事的话,可否陪着朕去匠作监看看?”孟敞也正好借此机会提前了解一下匠作监的现状。

    “皇上有命,下官岂有不从之理!”钟文远回道,当下领着孟敞和张广德几人一起出了承运门,往西边一直走到头,就看到左手边红墙碧瓦一个超大的院落,这里就是匠作监,可以说是蜀国国内能工巧匠最多的地方。

    一路上钟文远对孟敞详细介绍了匠作监的结构组成和职能,匠作监分四个部门,左校署,掌木器制作;右校署,掌版筑c涂泥c粉刷;中校署,掌管竹c葛等器物制作;甄官署,掌石器c陶器制作。由匠作大监全权管理,下边四部门又分由两名少监管理。

    匠作监有工匠技人上千号人,分属不同的部门。按照他们的技术水平朝廷给他们定了等级。最高的就是将作大匠,下边依次又有匠作小匠,匠作工和匠人,每一个等级中又分了上中下三个品级。

    这些匠人们大多数都是从民间搜寻到的高手,算是朝廷临时征用他们,以此来减除他们的徭役赋税等,还算公道。

    按理说,蜀地没有怎么经历战乱,所以百姓多年来的休养生息,人口可谓是涨势喜人。从全国招募来的匠人数目应该不在少数,不过等孟敞到了匠作监实地一看,发现里面的人数并没有自己脑海里想象的那么多。

    “果然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孟敞在得知匠作监目前主要负责的任务之后,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原来大部分工匠都被分派去了修皇陵。

    修皇陵是因为古人都讲究事生如事死,尤其是做了帝王,活着是人间至尊,死后如果坟墓建造得不够气派,去了阴间岂不是很木有面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先帝孟知祥有遗愿便是想跟他的元配妻子福庆长公主葬在一起,不过福庆长公主早已在两年前过世,当时是按照其能享受到的最高长公主礼仪入葬的,当时陵墓也是按照长公主的规制营造的,而且因为工期比较紧,所以有的地方不太令孟知祥满意,等到孟知祥登基之后,孟知祥追封了福庆长公主一个皇后的名衔,自然也就要把福庆长公主墓按照他的想法改造升级,变成他们夫妻合葬的帝陵,就连帝陵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和陵”。

    可人算不如天算,孟知祥在登基时就已经六十岁了,当了六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结果到死时皇陵也没改造好。

    因为改造皇陵这件事都是先帝孟知祥亲自交代过的,而且现在孟知祥新丧,皇陵那边也是一切从简从速,务必要在赶在丧期结束前完成改造任务,不能耽误孟知祥的下葬之期。

    所以孟敞也没办法去改变这个既成事实,谁叫孟知祥把皇位传给自己之前,就已经把匠作监的人手抽调走了十之八九,基本手艺好的都被抽调走了。

    也就是说现在孟敞所见到的这个匠作监基本上就是一个能勉强维持其运转的空壳机构。

    看着如今的匠作监里还剩下的一百多号人,孟敞对未来的憧憬开始变得有些踌躇满志起来。

    并不是因为发现手下这些匠人里有多么优秀,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孟敞眼里个个都是潜力股。

    现在他们虽然只是一群人数在一百左右的工匠,但是孟敞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某天,他们将在孟敞的带领下,创造出让这个时代都瞩目的成就。

    孟敞让齐光远把匠作监里所有的木匠集中在一起之后,然后在现场把算盘的结构示意图画了出来交给他们,并给他们讲了算盘的计算方法,让他们对照着图纸进行仿制。

    “因为这次我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