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对健身房的安排(一更)(第1/2页)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跟高森简单的聊了几句健身房的情况之后,张十三心里大体有了主意。

    投资康力健身只是一步闲棋,自从手里的现金上了八位数之后,投资康利的那一二十万他已经有点不太放在心上了。

    目前来看,康力健身的状态顶多算是不温不火,甚至还比不上最开始时合伙人健身的盈利能力。

    谈到生意的时候高森的情绪是有点低落的,简单点来说就是他的能力并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当店长跟当老板明显是两码事。

    不过张十三倒是对他挺满意的,虽然高森在工作上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进步与潜力。

    康力大致的经营状况张十三心中早就有数,毕竟有李小花这么尽职的钦差大臣,健身房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会事无巨细的汇报给张十三。

    只不过作为一个前台,李小花的信息来源比较片面,所以很多事情还是要听听高森的说法。

    高森现在也是有苦难言,自从合伙人健身运作成功之后,北都商业大学附近的健身市场突然火爆起来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除了合伙人和康力之外又先后开了两家,无序竞争之下各家店铺的生意都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影响。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肯定还是合伙人,一是合伙人是开业最早的,作为后来者,其他人想要挣钱只能去挖合伙人的墙角,就连康力最初的会员也是从合伙人挖过的。

    第二就是开业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当时张十三选购的器材都是一些中低档的,质量只能说是过的去,再加上学校的客流量太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像跑步机、动感单车这类最常用的器材已经磨损的差不多了,大部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而高价盘下股份的新老板们刚刚花费巨资买下店铺,哪里舍得淘汰旧机器换新的,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将就着。

    所以作为开业最早的健身房,合伙人的硬件条件跟校外的新店完全没法比,因为条件太差的缘故很是流失了一批会员。

    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机器旧了没人来,没人来就没钱换机器,没钱换机器越发没人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老会员大部分都被新开业的同行抢走了,不过就算这样,外边的健身房其实也吃不饱,毕竟北商就这么大一个盘子,哪里容得下这么多饿狼。

    很多时候张十三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天朝的小商人们总是喜欢扎堆,北都市里那么多的空白市场不去拓展,非要挤在北商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学校里面抢食吃。

    在这种群狼环伺的情况之下,高森能让康力保持盈利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实高森也是挺幸运的,也就是当时郭祥瑞这个暴发户财大气粗,比起后来的两家来说,康力健身不论设施还是位置都是上上之选。

    否则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康力还真有可能步了合伙人的后尘。

    不过就算这样,康力仍是微利经营,投资回报率低的一批。

    沉思了一会,张十三给高森建议道:

    “利润不够规模来凑,趁着马上放假,你考察一下其他大学哪些还没有校内健身房,不要只盯着北商一只羊薅毛,开荒可比守业挣钱多了。”

    见电话那头的高森有些犹豫,张十三又补了一句:

    “另外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再投100万,对自己有点信心。”

    综合各个方面来看,虽然眼下康力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但是只能说是非战之罪,健身房依旧是一个朝阳行业,找准地方,赚钱还是挺轻松的。

    “十三,我考虑一下,毕竟这也不算个小事情。”

    高森明显有些心动,比起上学来说还是创业更有意思,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做决定都是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