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峰回路转(第1/2页)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三下午,张十三和五个小股东分别在非公司制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上签了字。

    虽然正式的变更手续要在七个工作日之后才能下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从签字的时候开始,五个人的股份就属于张十三了。

    从工商局出来之后几人就没再说过话,泾渭分明站成了两拨,最终还是张十三先打破了沉默。

    “很遗憾只能跟各位共事这么几天,但大家给‘合伙人健身’做出的贡献却不可磨灭,在此我代表创业社祝愿诸位前程似锦、马到成功。”

    张十三的告别语很官方也很疏远,既感谢了几人在健身房开业时忙前忙后的付出,又委婉的表达出了他们已经被创业社除名的意思。

    如果拍成电视剧,单单这一句话就能拍好几个镜头,还要加上几句旁白表明内心活动。

    “感谢社长的祝福,很遗憾不能跟大家一起奋斗,不过我们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社长代我向其他成员表达我们的歉意。”

    郭祥瑞作为五个人的代表,虚与委蛇的表面功夫做的并不比张十三差。

    虽然他并没表现出什么异常,但是张十三却一直感觉其余四个人退股都是他鼓动的,连协商退股条件时也是以他为主,其他人根本没发表什么意见。

    “对对,社长,不好意思啊,我妈说让我专心学习,不要搞这些有的没的。”

    “我也是,我妈我妈说先让我找个女朋友再说别的。”

    “”

    或许是觉得这时候退股确实不地道,剩下的四个人也表达了歉意与不舍,不过水平就比郭祥瑞差多了。

    张十三一直理解不了这种虚伪的客套有什么意义,明明双方都在心里嘲笑对方是傻子,却仍然要装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还要找一个明显就很虚假的借口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

    不过很多时候行为真不一定是内心真实想法的体现,教育方式、社会文化色甚至是所处的环境都可能是心口不一的原因。

    就跟张十三似的,不也是一边吐槽一边口是心非的说着假话吗。

    莫莉就很看不上他们的虚情假意,从始至终就没说一句话,甚至连看都没看几人一眼。

    等五人一离开,就忍不住埋怨张十三:

    “你买他们的股份干嘛?这种人就不应该搭理他,刚一有点困难就逃跑,也太不是东西了。”

    “他们是不是东西我不关心,不过股份该买还得买,健身房最困难的时候马上就要过去,这时候买到就是赚到,干嘛留着便宜他们。”

    “说赚钱的也是你,说不赚钱的也是你,怎么都是你有理。”

    莫莉并不相信张十三说的困难马上就要过去的话,最近几天的报名情况已经大体上证明了开业当天的情况只是一个意外,这种微利的状态极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之前不赚钱是之前的事儿,以后赚钱是以后的事儿,我对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可是很有信心的。”

    张十三却不觉得这几天人少有什么不对,开业初期业绩有点波动并不代表不挣钱,校外健身房里一半的学生就是证明,见莫莉仍旧没什么信息,便说道:

    “放心吧,现在我可是最大的股东,不会拿这事开玩笑的,另外我写了几篇软文,等回去你再找几个人去贴吧里水一波。”

    营销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想方设法的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坚定购买者的信心,让他们产生做其他事情产生不了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消费行为。

    作为一个天天琢磨kpi的运营人员,操持广告软文算是记忆里为数不多的专业技能了。

    虽然莫莉对在贴吧发广告的宣传效果持保留意见,但是她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从周三晚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